-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临时起搏器的护理41307.ppt
答案 B 思考题 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后措施中以下哪项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A.术后即可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B.指导患者定时做被制动肢体的 主动和被动运动 参考 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黄惠根,黄碟卿,陈凌.疾病护理常规[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8 [3]易汉荣, 张琦. 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安置临时起搏器的护理[J]. 《护理学杂志》, 1999, 14(4): 213-213 谢 聆 听 谢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编辑 可编辑 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主讲人: 1.熟悉临时起搏器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2.掌握临时起搏器的适应症及并发症 学习目标 3.掌握临时起搏器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CONCENTS 概述 适应症及并发症 护理 概述 定义 临时性心脏起搏器 采用经皮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在X线透视下,将起搏电极导管置入右心室心尖部,脉冲发生器于体外与植入体内的临时心脏起搏电极相连 定义 定义 临时性心脏起搏器 一定能量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收缩起到治疗心律失常作用后撤除起搏器导管 导管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如仍需起搏治疗则应植入永久性起搏器 工作原理 心室起搏 电极置于右心室,当自身心率低于起搏器设定频率时,起搏器按规定的频率发放脉冲起搏心室 心电图表现为心室起搏信号后紧随一宽大畸形QRS波 工作原理 心室起搏 如果有自身心搏,起搏器能感知其QRS波,抑制起搏器发放脉冲,并重整脉冲发放周期,避免发生心室竞争心率 当自身心率快于起搏器预定频率时,起搏器脉冲发放功能全被抑制,完全是自身心律,心电图上见不到起搏信号 工作原理 起搏频率(Pacing Rates ) 起搏器连续发放脉冲的频率。一般为40~120次/分,通常取60~80次/分为基本频率 起搏阈值(Output) 引起心脏有效收缩的最低电脉冲强度。心室起搏要求电流3~5mA,电压3~6V。 感知灵敏度(Sensitivity ) 起搏器感知P波或R波的能力。心室感知灵敏度一般为1~3mV。 适应症及并发症 适应症 适用于阿-斯综合征发作、心脏介入或手术治疗引起的一过性完全性AVB等 辅助性应用于诊断性心脏电生理检查 预防性应用于某些特殊治疗与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明显心动过缓的病人 起搏器依赖者更换新起搏器的过渡。 并发症 导管移位:最常见的并发症 心律失常:室速和室颤 心肌穿孔 导管断裂、电极导管在心腔内打结 穿刺并发症:血栓形成、皮下血肿、气胸、血胸等(经锁骨穿刺常见) 感染 心脏外刺激 护理 术前准备 3 4 5 1 2 皮肤准备 抗生素皮试及术前使用 协助检查 训练床上排尿 心理护理 会阴部及双侧腹股沟 术前 建立静脉通道 使用抗生素1次 完成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 平卧位 手术介绍,缓解紧张 严明监测心率心律呼吸及血压的变化, 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1 监测 3 术中配合 关注病人的感受,了解病人术中疼痛情况及其他不适主诉,并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帮助病人顺利配合手术。 2 关注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术后护理 1.术后立即做十二导联心电图,并持续心电监护。 记录起搏器的各种参数和心律、血压情况 术后护理 2.心电监护可间断或持续发放的起搏信号,每个起搏信号后跟随一个与之相偶联的QRS波群,如果有起搏信号,无相偶联的QRS波群或起搏信号有时无或完全消失,提示起搏电极接触不良、心肌水肿、起搏器输出电流太低、起搏器功能障碍等可能。 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术后护理 3. 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电极脱位,可导致起搏失败。 因此应妥善固定起搏电极,做好床头交班,检查起搏电极的固定是否完好。 术后护理 4.嘱患者保持平卧休息,如穿刺股静脉,穿刺下肢不得弯曲;如穿刺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侧上肢不得过度伸展,以免引起伤口出血或电极导管移位、折断。指导患者定时做被制动肢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以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术后护理 5.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情况,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抗凝剂。 6.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皮肤红肿和渗液等情况,定时更换敷料。 7.备好备用电池,注意临时起搏器的低电压报警,及时更换。 术后护理 更换电池方法: 有医师在场 时机选择:患者自主心率较快时 起搏依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