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we the media《草根媒体》中文.doc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新闻制造者扭转形势 旧有的掌权者如何利用新兴媒体达成目标、如何融入新兴媒体的操作。 2002 年 1 月 9 日,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伦斯斐,和《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鲍伯?伍德沃德以及丹?包尔兹坐下来进行访谈。这两位记者正在写一系列文章,报导 2001 年 9月 11 日恐布份子攻击纽约和华盛顿之后的点点滴滴,他们对国防部长说,这是:「我们对事件后的十天,所能做到的最佳严肃报导」 伦斯斐说他从国务卿柯林?鲍尔处得知,他是访谈名单的最后几人,「(鲍尔)他说你们(两位记者)差不多跟全世界都讨论过这件事(911 事件)了。」 这两位记者对此次面谈做足了准备工作。他们问了一系列问题,深入探索伦斯斐在那几天之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以及做了什么事。他们的事前准备工作只有一个字能形容:好。 我们怎么会知道?因为《华盛顿邮报》刊出系列文章后的当月,国防部在其「国防环结」网站上贴出了 HYPERLINK /news/Feb2002/t0109wp.html 访谈记录。任何想知道记者访谈方式的人,都能看到第一手数据。再者,任何看过报纸又想知道访谈细节的人也可以上网去找。后来国防部把伦斯斐和他的副部长保罗?伍夫维茨所做的任何主要访谈都张贴出来。 为什么这么费事?就伦斯斐这边来讲,这样可以确保谈话情境的完整。但是,贴出这些访谈骨子里没有讲(也不用讲)的用意是可以替国防部发挥各种用途。首先,假设访谈报导很精确(有时候不是那回事)【注】,那么访谈记录对任何关心的人而言,就是珍贵的史料,至于访谈始末倒在其次。其次,如果访谈者的报导或播报没有反应出访谈的实质内容,或者根本误导阅听大众,国防部就能以访谈记录来为自己辩护。第三,这样的过程也能让记者克尽职守。 【注】假设精确的访谈不是自动发生的,五角大厦于 2004 年 4 月在一件类似的事件上,严重损害其威信。根据 HYPERLINK /wp-dyn/articles/A28729-2004Apr20.html 《华盛顿邮报》的报导,国防部「删除了公开记录稿中国防部长唐纳德?伦斯斐对作家鲍伯?伍德沃德所暗指的,政府部门给沙特阿拉伯两个月的警告,说布什总统已决定入侵伊拉克。」伍德沃德提出他自己的记录稿。未来记者和新闻来源报导出来之后,会不会和记录稿彼此抵触? 但也让记者很不自在。我们神圣的使命,我们原本负责呈现的报导最终样貌正在溃决。但是,正如软件界人士所说的,这是功能,不是臭虫。 新闻制造者和记者之间总是互相有舍有得。毕竟,他们是我们报导的对象,我们只是观察者。再者,记者多如牛毛,和速记员所差无几,新闻制造者就能按其计划制造与掌控新闻。 目前,新闻制造者确实能以过去的方式利用新兴的新闻业,来欺骗新闻舆论和误导大众,诸如试探舆论的风向球这种老招数。很多人都会这样做,因为他们还活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只要是无法控制的媒体互动,就一定来自想象中的敌方。这样做的人会错失一个深刻的重点,他们已经错过好几年了。 重点:市场就是对话,有点像线索列车告示式的回响。当然也有现实政治的回响,因为这类互动的利害关系很大。但是,对勇于拥抱的公司、政治人物,以及其它新闻制造者而言,关键事项就是改变。从广播观点走向对话观点的世界演化历程,不会走得井然有序。但是,这种一致的混乱性会以对众人有益的方式解放沟通;假设都做对的话。 诚如第 3 章所言,过去制造新闻的规则不再是唯一有效的规则。旧规则有效之处依然有效(新闻的流动被一群控管严格的大众媒体所引导,主要是电视),而且大幅控制多数民众理解新闻的方式。 但是,这种新闻发行文化即将死去 -- 这真是最好的新闻。对新闻制造者而言,来自于网络各处的新闻和评论(来自想参与对话的民众、来自网志人、行动派人士),已经是生活中的事实。专业记者依然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也认为我们会继续扮演中坚份子,但是,参与者已经愈来愈多。 各式各样的新闻制造者(公司、政党、还有我觉得新闻业也参一脚)必需以新方式努力倾听各式各样的组成人群,无论是选民、顾客或一般大众。然后,他们必需从聆听中学习。市场营销和顾客服务不再像单调演说那样容易。企业必需参与和他们的产品、服务相关的对话。利用网志和讨论论坛之类的信息工具,各家公司就能参与顾客、供货商以及员工的对话,让彼此都能从他人身上学习。大众媒体在现代沟通方式之中依然是重要工具,但是,了解我所说的正在演化的世界会变成不可或缺之事。例如,网志人以专家之姿锁定特定领域发声,会比杂志上的广告更有效用。 各家公司必需了解保持开放和真诚不只是必需做的正确情事,而且是明智之举。在这个即将成形、透过因特网沟通的世界,遮遮掩掩以及说谎会比以往所能达到的效用减低许多。行动派人士以及消息灵通的顾客会抓出说谎者,要他们负起责任。麦当劳也许赢了 McSpot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