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XX年西城区确定的优质高中14所,招生计划约4400人,
北京市西城区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历史期末测验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周之有懿德也,犹曰莫如兄弟,故□□之。??故以亲屏周。”“□□”中应为 A.禅让B.世袭C.封建D.宗法 2.“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秦朝驰道的修建 A.加强了对诸侯国的控制B.有效地扩展了统治疆域 C.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D.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A.农业生产动力有了重大突破B.犁耕技术已在西北地区出现 C.北魏均田制推动了农民垦荒D.魏晋时期曲辕犁还没有出现 4.“盛唐、中唐以后,传奇小说也成为文学的新品种,红拂小玉、太真莺莺、昆仑奴、聂隐娘,以至南柯黄粱??数量质量都远远超过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出现此现象的相关因素有 ①城市经济的发展②佛教、道教的广泛传播 ③开放的社会环境④活字印刷术的广泛应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意在“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的措施是 A.青苗法B.平籴法C.保甲法D.市易法 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晚明是“一个停滞但注重内省的时代”。能为其提供佐证的是 A.朱熹的“格物致知”B.王阳明的“致良知” C.顾炎武的“经世致用”D.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7.从《齐民要术》到《农政全书》,中国古代的农书基本都记述了主要耕作方法、农具、技术和农产品加工等内容。这可以佐证 ①科研方法注重实验观察②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 ③农业发展达到很高水平④科技成果多源于经验总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中国古代“在最高专制权力中心的边上,总是会不断产生新的权力机构”。以下与此观点相符的机构是 A.汉朝的丞相B.宋朝的中书门下C.元朝的中书省D.清朝的军机处 9.《管子·治国》中写道:“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后面的文句应是 A.“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 B.“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C.“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D.“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 10.学者认为,尽管中国古代社会有阶层划分,但仍是公平的社会,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促成流动的制度性因素包括 ①世卿世禄制②科举制③井田制④土地私有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使“中外关系由‘天朝’时代转入了条约时代”的是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2.曾国藩在1860-1865年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并指挥浙江军务,掌管四个最富庶而重要的省份。这一任命 A.推进了北洋水师的建设B.是为了阻止太平天国军队北伐 C.抵制了英法的军事侵略D.有利于第一批民族企业的产生 13.清光绪年间,政府的财政收入迅速增加,但是支出更大。导致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有 ①战争军费消耗大②需支付巨额赔款 ③财政预算编制不合理④投资“新政”费用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右图显示的是1894年、1914年中外 资本在新式交通业和工业两大领域的投 资总额和比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外国垄断交通运输 B.列强资本输出增加 C.民族工业逐步萎缩 D.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15.“自乙未后,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佥壬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这段话的主旨是 A.中体西用B.托古改制C.民主共和D.全盘西化 16.下表有关1905年历史事件的表述,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民”学说。结合所学可判断,这一学说 A.强调国民素质与国家命运相结合B.形成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C.主张采用革命的手段来开启民智D.成为三民主义的思想来源 18.近代某时期,天安门前的游行队伍中打出一副醒目的对 联:“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 惇余孽死有头。”该场景应出现在 A.义和团运动期间B.辛亥革命期间 C.五四运动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 19.读右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在①处誓师北伐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②处建立 C.孙中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