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文欣赏:跟着驴友去旅行
驴行小序
跟驴友跑了一天,不一样的感受。晚上辗转难眠,发现,任何事情,只有深入其中,才能体会其乐趣。一时不吐不快,于是披衣起床,写下此时感受,命曰:驴行天下。
驴友缘起
第一次听见“驴友”一词,以为自己听错了,确认之后,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反感。有人把自己比作鹰、比作鸿鹄、比作马,还有人心甘情愿做“驴子”的?驴子既没有老黄牛的勤恳忠诚,又没有千里马的飒爽英姿,更何况“黔驴技穷”里的驴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唯有想起老公回忆小时候骑着一头小毛驴去姥姥家走亲戚的画面,才感觉到一丝的温馨。看来,老公确实与驴有着不解之缘,因为老公加入驴友之后,很快就成为一名不折不扣,名副其实的驴友了。
朋友问我:“什么是驴友?”
我的回答是:“就是像驴一样去旅行。”
朋友仍一脸迷茫,我便笑眯眯的说:“没听说过一句俗话:累得像翻蹄子驴一样?驴子为什么累,知道吗?”
“为什么?”
“因为他们‘驴不停蹄’呀!”
因此,我虽喜欢游山玩水,却对驴友之行一直敬而远之。
驴行第一站——集合
这次出行,也就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听说要去“十七瀑”,头脑中便立刻闪现出茂林修竹,小溪叮咚,飞泉流瀑,小鸟啁啾的迷人画面,于是欣然前往。
早上7:30跟来自四方的驴友在龙泉湖畔集合,一看那路边已排起一条车龙,有十几辆,每辆车前都放着一个牌子——“舞钢户外”,身着运动装束的驴友队伍甚是壮观。村长早已到了,村支书开始点名(需要说明一下,他们是一个网上QQ群,村长是这个群的创建人和活动的组织者,村支书负责群内的事务和报名,他们的交流、决定、报名都在网上完成)。很快点名完毕,四部对讲机发放到几个负责人手中,车队出发......
驴行第二站——山行
车队很快便拐入一条山间小道,一条小溪在路旁潺潺流着,沿路疏疏落落的住户,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山道的两旁群山郁郁青青,全是树,满眼的苍翠,呼吸便也跟着舒畅起来,走进大自然,在任何时候带给人的都是舒心的愉悦。
车到站,营地便要驻扎在这里。
一片开阔的小溪旁,村长下令:爬山的跟着领队去爬山,带孩子的可以在附近玩水。
我和女儿自然要跟着领队去爬山,因为领队不单是我们的领队,还和我们的关系比较亲近,还有一点原因,很想体味一下“驴”的滋味。
驴队组织分明。最前面有一人领队,后面有一人收队,提倡互帮互助的团队合作,倡导绿色环保,不折花攀枝,旅途中所产生的垃圾要清理带回,还有被称为“色驴”的专业摄影师跟随左右(注:此“色”与平时所说的“色”无关,是“景色”的意思)。
山间小路,甚是崎岖,时而平缓,时而陡峭,只是走得太急,顾不得欣赏山间美景,也无暇听听小鸟啁啾,还真应了我“驴不停蹄”的解释。
盼望的溪水还没出现,便有人气喘喘嘘嘘,停下来坐在路边,坚决不再往前走了,看来,做一头合格的驴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商量之后,只好派人带领这些人原路折回。
我们继续往上攀登,路越来越陡峭,真正成了“爬”山,远远的听见泉水叮咚的声音,倍增力气,一口气上去,看见了今天“十七瀑”的第一个瀑布,也是最后一个瀑布。
该瀑布全无“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的壮观,只是涓涓细流,一泻而下,流入两潭水中,潭上一块巨石,苍天古木,阴暗潮湿,凉爽宜人,潭中之水清澈见底,有蝌蚪、小鱼、小虾在水中欢快的游动,它们可是山中的隐者?像神仙一样的逍遥自在呀!
如此感受,也只是在此逗留了不足五分钟时间,急着要寻找其它瀑布,乐此不疲的往前赶,沿路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翻越过去。
沿途还吃到了酸甜可口的桑葚,桑葚熟透了,似乎比小时候在老家吃的桑葚还要甜。看到缠绕蔓延的野葡萄,正把那葡萄花开得热闹,嗡嗡嘤嘤的蜜蜂忙忙碌碌,蝴蝶翩飞,便有人相约秋季再来采摘葡萄。
女儿却不愿意了,噘着小嘴,坐那石头上,不走了,一个字“累”呀!
告诉女儿要坚持,“无限风光在险峰,知道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知道吗?”鼓励着女儿,也是在鼓励着我自己。女儿真不简单,很多成人都败退了,她却跟着队伍,一步也没落下。
终于攀上了那座最高的山峰,站在山顶,俯瞰大地,群山都在脚下,远处城市的楼台弥漫在一片雾气中,苍远朦胧,女儿说:“看得见我们的家吗?”“当然看得见,‘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嘛!”
下山的路,走得极其轻松,便有人唱起歌来,一路说说笑笑,下到半山腰时,回望,我们已穿越了九个山头,这就是九头崖,九个山头并排而立,如九头巨狮,仰天长啸。忽然想起“十七瀑”,嗨!因多天未雨,瀑布没看见,有点小小遗憾。
驴行第三站——会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