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1.docVIP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准练(一) 时间:15分钟 分值:每小题4分 满分:48分 1.(2018·河南省郑州市高三模拟)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 A.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 B.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 C.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 D.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 答案:C 解析:从材料来看,战国时期的变法通过改革选官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和加强君主集权等方式,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准备,故答案为C项。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秦朝统一后建立起来,排除A项;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排除B项;西周后期分封制已走向崩溃,排除D项。 2.(2018·合肥市高三模拟)西汉初期的法律条文记载:根据不同的等爵,每个人都可以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农民从国家那里得到土地,相应地交纳田租,服徭役、兵役。国家再通过爵位继承制、犯罪罚没和户绝收回等配套措施,形成一个土地有授有还的循环系统。这反映出西汉初期的土地政策(  ) A.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B.确保土地分配相对公平 C.旨在建立完整的赋役体系 D.能够抑制土地兼并的发展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农民从国家那里得到土地”“形成一个土地有授有还的循环系统”来看,西汉初期的土地政策能够保证农民有地可种,土地政策实用性较强,对推动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反映出西汉初期的土地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故答案为A项。B、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因此西汉的土地政策不能抑制土地兼并,排除D项。 3.(2018·兰州市高三模拟)唐代中后期,御史台的御史在言事监察之前,一定要向御史台的长官汇报将纠弹什么事情。宋代取消了这一规定,每个台官言事不必对长官汇报,台官与谏官之间、台谏与台谏之间在言事上也互不通告。这一变化(  ) A.使监察官员敢于监察一切事务 B.增强了监察官员工作的独立性 C.使监察机构摆脱了外在的制约 D.有利于扩大御史台的监察范围 答案:B 解析:“每个台官言事不必对长官汇报,台官与谏官之间、台谏与台谏之间在言事上也互不通告”表明御史行使监察职权时所受约束减少,因此这一变化增强了监察官员工作的独立性,故答案为B项。A、C项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信息没有反映监察范围的变化,排除D项。 4.(2018·武汉市高三模拟)乾隆帝认为:“乾纲在上,不致朝廷有名臣、奸臣,亦社稷之福耳。”并标榜,“前代所以亡国者,曰强藩,曰外患,曰权臣,曰外戚,曰女谒,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今皆无一仿佛者”。上述材料表明,乾隆帝时期(  ) A.政治统治比较清明 B.官员管理比较严格 C.注重对官员的控制 D.善于提高官员品德 答案:C 解析:乾隆帝认为造成前代内乱或亡国是由于中央或地方官员权力太大,因此材料表明乾隆帝时期注重对官员的控制,故答案为C项。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并非只是强调对官员的管理,而是强调官员权力不能太大,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5.(2018·福州市高三模拟)下面是关于近代上海及其近郊的几则史料。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  ) 史料 出处 (宝山县江湾里)“近自商埠日辟,向以农业为生者,辄种植蔬菜、杂莳花卉,至沪销售,获利颇不薄” 民国《江湾里志》卷5 (宝山县农村)“菜圃之成熟,岁可七八次,灌溉施肥功虽倍而潜滋易长,获利颇丰。凡垦熟之菜圃,地价视农田几倍之。邑城内外业此者甚多,各市乡近镇之四周亦属不少” 民国《宝山县续志》卷6 (上海县)“洋葱,外国种,近因销售甚广,民多种之”;土豆,“每亩收获少者三四十担,多者七八十担。吴淞江、蒲汇塘两岸间,种植甚富。近十余年来,为出口物之大宗” 民国《上海县续志》卷8 一个颇有规模的、以供应市场为目的的菜园行业已经兴起,这种形式正在广泛地被采用,特别在上海近郊 1912年海关报告 A.上海通商带动周边种植结构的变化 B.上海近郊蔬菜生产受国际市场影响 C.上海开始引种洋葱、土豆等国外品种 D.上海郊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市场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在开辟为通商口岸之后,上海近郊的农业生产由种植粮食为主转向种植蔬菜为主,说明上海通商带动周边种植结构的变化,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国际市场变化对上海近郊蔬菜生产的影响,排除B项;C项“开始”说法错误,材料信息只是反映这一时期种植洋葱、土豆发展较快,排除;D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 6.(2018·长沙市高三模拟)有学者指出,科举制度的废除砸了数十万举贡生员的饭碗,断绝了他们的仕途。为解决

文档评论(0)

叶倾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