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9.docVIP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9.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准练(九) 时间:15分钟 分值:每小题4分 满分:48分 1.(2018·赣州市高三模拟)中国传统社会,孝敬父母就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忠孝同义。中华民族有许多英雄以忠顺君主为初衷,以效忠国家为结果。这表明在传统社会(  ) A.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B.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C.家国一体观念突出 D.尊卑观念根深蒂固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孝敬父母就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把孝顺父母和效忠国家融为一体,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突出君主权威的信息,A不正确;材料把孝顺父母和效忠国家相联系,没有特别提及孝顺父母高于忠君或效忠国家,B说法不正确;D说法与材料无关。 2.(2018·淄博市高三模拟)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阿房宫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  ) 记述 出处 “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楚人一炬,可怜焦士。” 杜牧《阿房宫赋》 “秦阿房一名阿城。在长安县西二十里。西、北、(东)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周五里一百四十步。” [宋]宋敏求《长安志》 “东西北三面墙内存有夯土台,未发现秦代的文化层,未发现大规模火烧痕迹。”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阿房宫考古发现与研究》 A.秦二世为先帝营造阿房宫 B.文献记载各异不足为信 C.杜牧曾游览秦朝宫殿遗址 D.秦营造阿房宫但未建成 答案:D 解析:材料一反映了为实现先帝的意愿,秦二世继续修筑阿房宫,材料二、三、四均未提及,因此说法相对片面,A不正确;四则材料从不同的方面对阿房宫进行了记载,并非都不可信,B错误;杜牧写有《阿房宫赋》,但并不能说明其曾经游览过此地,C不正确;以上四则材料均体现了阿房宫没有完工或建成的基本史实,D符合题意。 3.(2018·榆林市高三模拟)《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多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  ) A.严格推行重农抑商 B.获取重利遭到严惩 C.注重规范商业行为 D.商人笃信因果之说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中对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商人的处罚和对卖油条者油中掺假被雷击以及商人背信弃义家遭火灾等信息可以得出,唐宋两代反对商人出售假冒伪劣产品,背信弃义等,说明当时政府比较重视规范商业行为,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抑制商业等,A不正确;B说法不准确,材料强调的是对获得“赃利”多的人的惩罚;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对商人的态度,而不是商人自身观念的体现,D不正确。 4.(2018·武汉市高三模拟)明初,每岁各地官粮在运送京城途中会发生一定“损耗”(因人为、霉变等因素导致的损失),故地方官员往往持盖有印章的空白账本抵京后再据实数填写账目。朱元璋认为“先印而后书”实乃欺君罔上,罪及数万人,史称“空印案”。这一事件凸显出(  ) A.地方吏治腐败严重 B.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C.财经制度严重僵化 D.君权至上不容挑战 答案:D 解析:材料“空印案”的缘由在于君主不顾实情,认为官员的做法“欺君罔上”,由此可以得出君权之上不容挑战的结论,D正确;材料所述“损耗”是自然损耗与官员贪污腐败无关,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危及中央的信息,B不正确;“故地方官员往往持盖有印章的空白账本抵京后再据实数填写账目”说明当时的财经制度有一定的灵活性,C错误。 5.(2018·泉州市高三模拟)下表为晚清时期全国地方督抚旗汉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  ) 汉人(%) 旗人(%) 1860~1900年 79.1 20.9 武昌起义时 70.8 29.2 武昌起义后 89.5 10.5 A.汉人社会地位普遍高于旗人 B.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用人政策 C.清廷改革派力量逐渐占上风 D.满汉民族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旗人和汉人充任地方督抚的比例,没有体现汉人地位高于旗人,A不正确;由表中信息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人督抚比重较高,之后比重有所下降,武昌起义后汉人督抚比重又有所上升,由此可以得出,动乱时期清政府更重视对汉人的任用,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督抚是否属于改革派的信息,C不正确;D说法本身不正确。 6.(2018·长沙市高三模拟)据统计,全国职业教育学校在民国十年有719所,民国十一年822所,民国十二年1 194所,民国十三年1 548所,民国十四年1 666所,民国十五年1 695所。职业教育在当时(  ) A.提高了全体国民文化素养 B.顺应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求 C.体现了政府引领教育革新 D.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答案: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叶倾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