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念念不忘的山棯子
-情感散文
岁月流淌,时光消逝,人越长大,离家乡越远,许多人、事、物都淡了,散了。但有些味道和那段无忧的时光,确是越回忆越远,越远觉得越清晰。
询问友人端午是否回家,她心心念念着荔枝,要我们寄给她,这才猛然发现已是荔枝上市的时节。却也使我想起了童年为之疯狂如此却再也没有吃过的野果——山棯子。已经很久没有想起过它了,有时想起,要么是没到它成熟的时候,要么是已经过了它成熟的季节,只能望洋兴叹。有时看到他人发的图片,总会惊喜,总会惊呼,但也伴随着遗憾。有时会跟朋友聊起儿时吃过的野果,但总是词不达意,很是懊恼。后来才知道它还有很多别名:桃金娘、棯子、山棯、仲尼等等,恍然大悟,原来她们也是有吃过的。
家乡多山,山棯子遍布山野,儿时是很常见的。但山多生杂草且山路崎岖,我们很少上山去摘采。我们活动的地点是水库的堤坝。堤坝向水的一面是水泥,另一面因底下是沼泽,则是泥土覆盖,大片大片的山棯子就在这里安家。叶子呈椭圆形,毛茸茸的,放眼望去,满坡都是翠绿。每次经过,小孩们都会摘下叶子,放在食指跟拇指围成的圈中,用力一拍,脆声响起的同时叶子中间也破了个洞。这个小游戏大家玩得是不亦乐乎,这个小技能也是他们得意不已。我曾模仿请教他们,奈何愚笨,学不会,只能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他们玩。大概在每年农历五月份左右,是它花开的时节。一朵花又五瓣花瓣组成,中心缀伴有细丝缀有黄色的小颗粒。粉的灿若彩霞,白的纯洁如雪,满山遍野。阳光下,微风拂过,摇动着柔美的身姿,更显娇俏妩媚。一株山棯子花开,有三种形态。或是满株都是粉花,粉嫩粉嫩的,娇俏可爱。或是白花缀满枝头,洁白如雪,高雅纯洁。或是红粉相间,集魅惑与纯净于一身。总能看到小孩子在花丛中嬉戏打闹,低头嗅花香,轻轻触碰娇花。爱美的小孩会摘下花朵,在众人的追问下,害羞忸怩,小声说用来泡澡,便满脸通红抱着已摘的花朵飞快地跑开,怕众人笑她臭美。
山棯子是边开花边结果的,其果先青而黄,黄而赤,赤而紫。有顺口溜:“六月六棯子逐粒熟,七月七棯子熟到甩”“七月七,山棯乌滴滴”。在七月初七到七月十四之间前前后后,棯子熟到了极致!累累挂果,熟透的黑紫色的山棯子,像一个个缩小版的酒杯。尝一个,果中有芯,很象一条虫子,芯外多籽,甜甜的。于是,七月七,为了能品尝到成熟透了的棯子芳醇美味,总会约上一群小伙伴,拿上小袋子,成群结队走向水库。一到目的地,立马分散,迫不及待地采摘,收获颇丰,满满一小袋暗紫色的棯子。兴高采烈,回家用水洗净,便开吃了,最后个个人的舌头牙齿都被染成紫黑色,相对哈哈大笑。但采摘山棯子并不总是嘻嘻哈哈的。一次,跟着奶奶去水库晒稻谷,看到成熟的山棯子,不顾奶奶的阻拦,便往山棯子跑过去。由于是斜坡,一时刹不住车,就直接滚下去了,幸好中间有一条窄窄的小路缓冲一下,不然我就滚到沼泽地去了。忍着浑身疼痛,挣扎着爬起来,奶奶问我有没有事,我摇头。当时觉得丢脸,还让奶奶不要告诉爸爸妈妈,看到奶奶揶揄地表情,更觉丢脸了。
回忆是如此生动,味道仿佛还弥漫在口中,殊不知已有10年之久已没有尝过了。在离开家乡这十年间,对山棯子的执念并没有放下,为此还闹过不少的笑话。一次偶然,我终于知道它学名了,便找了图片给友人看,友人终于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一次,她跟我说她家附近的山有山棯子,问我要不要一起去采摘。我雀跃不已,不顾烈日当空,欣然应邀。山中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有很多山棯子的身影,寻寻觅觅,并没有几粒成熟的果实,还被蚊子咬得满腿红印。回去还被爸妈笑了好久,真是被高兴冲昏了头脑,当时里七月七还有两个星期,哪来的成熟果实给我呢?这是我对它的第一次求而不得。又是一年的七月七,友人将她摘到的满满一盆的成熟的山棯子的照片给我看,我只能哀嚎我又错过了。高考后,跟友人去爬山,看到山棯子,便拉着友人去摘,很遗憾,仍旧不是七月七,我们将就着摘了一些半生不熟的果实。回到友人家,将其放在桌子上,打算过会再吃。阿姨走过说着怎么去摘这个东西了,顺手把那颗最大最熟的唯一能吃的山棯子给拿走吃了。友人看着我一幅生无可恋的样子都哈哈大笑起来。
每到七月份,便会念叨着山棯子。爸爸总会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怎么整天想着吃这些有的没的东西,每年都可以吃到山棯子的友人不以为意。有时我会反驳,更多的是沉默。他们可能不懂,也许我一直念叨的执着的并不是只是为了吃到它,更多的是对那种味道的怀念,对那段记忆的追寻。也许,就算现在品尝得到山棯子,却也不是当时的心境了。真希望,哪天在一条小路上,会有一丛熟悉的粉色的棯子花映入眼帘,那时我会轻轻地靠近、俯身,指尖轻触柔软的花瓣,贪婪地吸一口清香,得以述说着别后的思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