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病理学课堂传染病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 染 病 本章主要内容 结核病 伤寒 细菌性痢疾 性传播疾病 尖锐湿疣 梅毒 淋病 传染病 概念 由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能在人群中引起局部的或广泛的流行。 结核病 目的要求 掌握结核病的基本病变 掌握肺结核的类型及基本病变 熟悉结核病的病因,传播途径 熟悉肺外器官结核病的基本病变 概论 在世界范围内 全球感染20亿人(占人口总数1/3);其中2000万为活动性结核; 全球每年新发病例1000万例,每年死于结核病300万例; 多药耐药肺结核数量不断增多。 我国感染结核病者达3.3亿; 我国每年结核病发病率600万,占 全世界发病人数1/4,每年死于结核病 的有25万; 患者:中青年人数占76%。 概述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传染病,以肺结核最常见。 典型病变: 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 临床表现: 咳嗽、咯血、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 流行趋势 病因和发病机制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 消化道 含菌牛奶,多见于儿童 含菌痰液,多见于成人 破损的皮肤、黏膜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原体:结核杆菌,对人致病的为人型,牛型2种。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是一种抗酸阳性棒状杆菌,主要包括人型、牛型、非洲型和鼠型,其中对人致病的主要是人型结核菌。结核菌细长略弯曲,大小约1~4X0.4μm ,无鞭毛、无芽孢、不能产生内、外毒素,专性需氧,培养要求高,生长缓慢。 结核病 病因——结核杆菌。 脂质:特别是糖脂更为重要。 索状因子: 破坏线粒体膜,影响细胞呼吸、抑制白细胞游走; 与其毒力有关。 蜡质D(wax D),引起强烈的变态反应,造成机体损伤。 磷脂,使病灶中的巨噬细胞转变为上皮样细胞,从而形成结核结节。 可保护菌体不易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结核病 病因——结核杆菌 结核菌素蛋白: 具有抗原性,激发机体变态反应,引起组织损伤; 多糖类: 抑制巨噬细胞活性 抑制细胞免疫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科赫---世界病原细菌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世界上第一次分离出伤寒杆菌 世界上第一次发明了细菌照相法;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炭疽 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一种特定的微生物引起一种特定疾病的原因 世界上第一次发明了蒸汽杀菌法 世界上第一次分离出结核病细菌 世界上第一次发明了预防炭疽病的接种方法 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霍乱弧菌 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霍乱预防法 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鼠蚤传播鼠疫的秘密 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睡眠症是由采采蝇传播的 基本病理变化 基本病理变化 坏死为主的病变 发生条件:菌量多,毒力强,抵抗力低或变态反应强时 肉眼(干酪样坏死):淡黄色、均匀细腻、质实,似奶酪。 镜下:坏死区原组织轮廓完全消失,呈红染无结构颗粒状,含一定量的结核杆菌。 基本病理变化 增生为主的病变 发生条件:菌少,毒低,抵抗力强时。 肉眼:灰白灰黄粟粒,米粒大小结节,境界清楚,隆起于脏器表面。 镜下:结核结节形成,其成分包括:干酪样坏死、类上皮 细胞、郎罕氏巨细胞、淋巴细胞、纤维结缔组织。 X线:结节状阴影。 结核结节 结核结节: 上皮样细胞: 梭形或多角形,胞浆丰富、 淡红,境界不清; 核圆/卵圆,染色质少, 可呈空泡状,1~2个核仁 Langhans巨细胞: 细胞巨大.胞浆丰富, 内含多个排列规则的细胞核 结核病的转归 转向愈合 吸收消散 纤维化、纤维包裹、钙化 恶化进展 浸润进展、病灶扩大 溶解播散 坏死液化→空洞 淋巴道播散 血道播散 结核病基本病变与 机体免疫状态 肺结核病 原发性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 原发性肺结核 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称为原发型肺结核病(prim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多见于儿童,又称“儿童型肺结核” 原发性肺结核 原发性肺结核 原发性肺结核 病变特征(原发综合征) 原发灶:发生在上叶底部、中叶或下叶上部(肺通气较大部位),病变以渗出变质为主。 结核性淋巴管炎 肺门淋巴结结核 原发性肺结核的转归示意图 (二)继发性肺结核 概念:当人体再次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生的肺结核病。 好发于成人,又名成人型肺结核。 感染途径 内源性:体内原有病灶经血道至肺部。 外源性:细菌再次由外界侵入肺内。 原发性肺结核 发展和结局 绝大多数自然痊愈 小的病灶可完全吸收或纤维化 较大的干酪样坏死灶发生纤维包裹和钙化 播散 淋巴道播散 血道播散 支气管播散 (二)继发性肺结核 病变特点: 病变多从肺尖或锁骨下开始,右肺多见 免疫反应较强 常形成结核结节 病变易局限化,淋巴道和血道播散少见 病变在肺内蔓延主要通过受累的支气管播散。 病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