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絡療法絡穴和傳統中醫絡穴應用的差別.doc

遠絡療法絡穴和傳統中醫絡穴應用的差別.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遠絡療法絡穴和傳統中醫絡穴應用的差別 摘要:絡穴是陰陽經絡和臟腑間氣血連絡的通道,是維持陰陽平衡的重要交通樞紐,但是在臨床應用上鮮少有人重視,在遠絡療法中,絡穴幾乎是所有治療不可缺少的重心,遠絡療法的絡穴到底和傳統中醫的絡穴有何不同呢?我們就來做個簡單的探討和比較。 關鍵詞:絡穴、主客原絡、臟腑通治、表裡關係 本文: ??? 靈樞本藏篇云:「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 ??? 難經二十三難曰:「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而營於身者也。」 ??? 簡單來說,經絡為人身氣血運行所經過的通路,十二經脈各與臟腑直接連屬,而且陰經和陽經之間互相表裡配合,為氣血運行之主要通路,故又稱十二正經。人身五臟六腑,臟為陰,腑為陽,臟氣行於內為裡,腑氣達於皮為表,因生理需要必有一陰經與陽經相互配合,產生一種陰陽平衡的協調作用,即陰陽經需有橫向的連繫以維持其平衡。 ??? 「絡」有聯絡之意,絡穴與絡脈有密切關係,絡穴大都位於表裡經聯絡之處,因此絡穴對陰陽表裡經的平衡維持有相當重要的關係,所以絡穴的主治特點在於治療陰陽表裡兩經的有關病症,有所謂「刺一絡,治兩經病」的說法,如脾經絡穴公孫,可治脾病也可治胃病。 ??? 傳統中醫的絡穴除了在十二經各有一個外還有任、督及脾之大絡合計十五絡穴,其位置簡列於下: 肺經 心經 心包經 小腸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胃經 膽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督脈 任脈 脾之大絡 列缺 通里 內關 支正 偏歷 外關 飛揚 豐隆 光明 公孫 大鐘 蠡溝 長強 鳩尾 大包 絡穴在臨床上的應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1.????????? 主客原絡的表裡配穴,通常的用法是將絡穴與十二原穴互相配合應用,即以發病本經之原穴為主,以表裡經之絡穴為客,如喘咳為肺經病症,先取本經之原穴太淵為主,再取其表經大腸經之絡穴偏歷為客,其他病症以此類推。 2.????????? 絡穴單獨應用來治表裡經病,如胃經與脾經皆病,刺絡穴公孫或豐隆便可生效。 3.????????? 臟腑通治之應用,因心與膽通,肝與大腸通,脾與小腸通,肺與膀胱通,腎與三焦通,心包與胃通,治療時便可使用相通經絡之絡穴來應用,例如心經病可用膽經絡穴光明,大腸經病可取肝經絡穴蠡溝,根據楊維傑所著之針灸經緯描述,這種治法採用巨刺法,即左病右刺,右病左刺,效果更是顯著。 4.????????? 應用於刺絡針法,這是絡穴的一種特殊應用,例如胸部撞傷瘀血,在肺經絡穴列缺放血,治療效果很好。 以上是傳統中醫在絡穴上的應用,但在臨床上似乎很少有醫師在意絡穴的重要性,所以在針灸學上也未被大力推廣,療效有待肯定。 ??? 「遠絡療法」在絡穴上的應用原理其實是一致的,絡穴同樣是做為陰陽表裡經間的連絡通道,但是絡穴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卻有些差異,遠絡療法的應用只有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少了脾之大絡,所以絡穴只有十四個,這十四個絡穴的位置只有心包經的內關,三焦經的外關,還有任脈的鳩尾,督脈的長強,和傳統中醫是相同的外,其餘均和傳統中醫有些距離上的不同,茲將遠絡療法的絡穴位置表列於下: ? 肺經 在遠端橈骨尺側骨彀骨幹交接處 心包經 內關 心經 在遠端尺骨橈側骨彀骨幹交接處,尺側屈腕肌的橈側 大腸經 在約手的下臂中點,橈骨尺側的切線上 三焦經 外關 小腸經 在約手的下臂中點,尺骨橈側的切線上 脾經 在第一蹠骨內側近端骨彀骨幹交接處 肝經 約三陰交上一吋 腎經 足踝骨正後方骨緣切線上 胃經 脛骨前突外側一指幅,和膀胱經絡穴等高之位置 膽經 順著腓長肌弧度延伸下來,在腓骨前緣凹陷處 膀胱經 在小腿後側,承山穴往外下側滑動到腓骨後緣切線處 任脈 鳩尾 都脈 長強 遠絡療法絡穴的取穴原則是穴位都在骨頭邊緣,肌肉與肌肉交界的凹陷中,或肌肉變肌腱的凹陷處,故和傳統的絡穴有很大的差異。 ??? 遠絡療法在絡穴上的應用也是利用陰陽平衡的原理,但在用法上卻和傳統中醫差別很大,舉例來說:如果手腕肺經太淵穴部位疼痛,以主客原絡法取穴則是針太淵和偏歷二穴,若單獨應用的話則針偏歷或列缺均可,而用臟腑通治的話則是針飛揚穴。而遠絡療法在病症輕微時可單獨使用絡穴即可達到療效,此時用的是表裡關係的大腸經絡穴,或臟腑通治關係的膀胱經絡穴,假設病症較重,通常單獨使用絡穴效果並不佳,此時除針絡穴外則須再加上一對應穴來做治療,大腸經加針陽蹊,膀胱經加針崑崙,均採用泄法,通常只須行針約十秒鐘即可出針,療效幾可達70%以上,比傳統絡穴的療效似乎好上許多。 ??? 另外遠絡療法的絡穴還應用在補相克的理論上,這在傳統中醫理論上似乎無人應用,但在遠絡療法上補相克是增強療效的重要步驟,以上面的例子為例,在處理完後若再針心經絡穴,加上用補法灸神門穴,則療效立可提升至90%以上,心經絡穴的應用是遠絡療法和傳統中醫最大的不同之處,絡穴應用在相克的經絡上是遠絡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