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导论1.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目标 1、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标准,尤其是与大学生特定的年龄段和生活学习环境相关的心理知识。 2、探讨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3、学会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培养身心健康的我。 课程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小组主题活动和讨论 个案讨论 影片观赏和讨论 延展阅读 网上交流 心理测量与分析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在大学校园中,会看到这样的情形 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爱走神 一拿起书就犯困、头晕 晚上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毫无睡意,难以入睡 进考场心里乱跳、手脚发麻,头晕目眩 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常为此所困扰 健康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亦是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标志。 (二).医学-心理模式的健康标准(WHO) (1) 有足够的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大事小事都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臂、臀位置协调。 (7)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 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既然如此,何谓心理健康? 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 更关键的是,我们到底该如何实现心理健康呢? 所有这一切,将是我们下面所要讲述的内容。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1)走出“神经病”的误区: 心理失调不等同于精神疾病。 (2)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 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 理功能状态。 (三)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正常。 2.情绪适中。 3.意志健全。 4.人格统一完整。 5.自我意识正确。 6.人际关系和谐。 7.社会适应良好。 8.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黑熊毁容事件 2002年2月23日,北京动物园两只黑熊被人蓄意 用浓硫酸“毁容”,造成严重烧伤,凶手是清华大学四 年级学生刘海洋。 这位出身于工人家庭、少小承受家庭离异冲击的孩子,在母亲与外婆关爱的目光中成长。他懂得学习,酷爱读书,在学习中成长,在各种各样的奖状中成长,优异的学业成绩带给他所需要的一切。恰恰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必要的心理的正常成长被忽视与弱化,“高材生”的称号与社会评价掩盖了个人成长中的缺陷,致使他做出极端的举动。 学习压力导致自杀 2002年1月16日,暨南大学本科生黄某在家中跳 楼自杀 。学期末要考6门功课,这使下定决心英语 级一定要考优秀的黄某压力陡增。在遗书中,他提到 自己已连续7天失眠,自以为英语六级和另一门课程考得不好,担心要重修,并因此而不可自拔。1月16日,黄在割脉自杀不成后,从楼上跳下,死时手上还留有先前缝针的痕迹。长期隐伏的脆弱、由期望值过高而带来的焦虑导致了一个学业出色的学生在学业压力下选择了死亡。 家庭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小B是一名大二的女生,她父母离婚已有五年 了,现在跟生母和继父一起生活。同学眼中的小B 是一个学习优异的女孩,但小B知道,学习其实是一种逃避的方式,她不想让自己有时间去想父母离婚的事。她心里有很多委屈,但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过,她总是觉得自己很孤单。当别人幸福的说起父母的时候,她总是沉默。她不喜欢回家,因为总觉得自己是个外人,没有感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