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常用腧穴-PPT文档资料.pptVIP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经络的含义:;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孙络和浮络。;; ;四、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从肺经开始逐经相传,至肝经而终,再由肝经复 传于肺经,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五、腧穴的治疗作用 ;⑴近治作用;⑵远治作用;⑶特殊作用;六、腧穴的定位方法;A 固定标志 人体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骨骼等皆有一定的位置,可以作为取穴的标志。; B 活动标志 指各部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患者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2)骨度分寸法;(3)手指同身寸法;七、临床常用腧穴;一 手太阴肺经;肺8;2、列缺 [定位]微屈肘,侧腕掌心相对。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易取穴: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食指尖端所压处是穴。 [主治] (1)咳嗽,气喘,咽喉痛。 (2)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牙痛。 (3)外感头痛,项头痛,项强痛。 (4)腕痛无力。 [刺灸法]向肘部斜刺0.3~0.5寸;可灸。 ;3、少商 [定位]伸拇指。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 (1)咽喉肿痛,咳嗽,失音。 (2)鼻衄,高热,中暑,呕吐。 (3)癫狂,中风昏迷,小儿惊风。 (4)指肿、麻木。 [刺灸法]向腕平刺0.1~0.2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大肠6;[主治] 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肩臂肘腕疼痛,指端麻木,半身不遂,痹症,痿证,肩周炎等证。 头面五官病症:头痛(阳明经前额痛)、眩晕、牙痛、目赤肿痛,鼻衄,牙关禁闭,痄腮,面肿,口眼歪斜,耳聋、耳鸣。 大肠病症: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等。 呼吸系统病症:感冒、咳嗽、发热恶寒、无汗、多汗等。 妇产科疾病:经闭、痛经、滞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行,乳汁少,乳痈等。 神志病症:癫狂、痫症、抽搐、小儿惊风、破伤风、晕厥、角弓反张。 其他病症:风疹、丹毒、消渴、尿闭等。 [刺灸法]直刺0.5~1.0寸;可灸。孕妇禁用。;大肠15;[主治] 本经所过肢体病症:肩臂疼痛、上肢麻木、瘫痪、肘关节疼痛。 肠腑病:腹???、吐泻、痢疾、便秘、肠痈。 高血压 头面五官病症: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赤痛、目不明、牙痛、咽喉肿痛。 其他病:湿疹、荨麻疹、丹毒、皮肤干燥、热病、风热感冒。 [刺灸法] 直刺1.0—1.5寸;可灸。;大肠20;大肠 26;三 足阳明胃经穴;胃26;胃37 ;胃38;胃43;脾1;脾8;脾12;脾13;五 手少阴心经;心11;心14;六 手太阳小肠经;小肠3;七 足太阳膀胱经;1、睛明 【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各种眼病,如近视、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 [刺灸法]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将眼球推向外侧固定,针沿眼眶边缘缓缓刺入0.3~0.5寸,不宜作大幅度提插,捻转(出针后按压3~5分钟,防止出血。若皮下出血,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禁灸。 ;2、肺俞 【定位】 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1.咳嗽,气喘,胸满,鼻塞。 2.骨蒸,潮热,盗汗。 3.喉痹,吐血,咯血。 4.风疹,痤疮,腰背痛,癫狂。 [刺灸法] 向内斜刺0.5~0.8寸;可灸。;3、心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1.心痛,心悸,胸闷。 2.咳嗽,气喘。 【刺灸法】向内斜刺0.5~0.8寸;可灸。;4、肝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肝胆疾病,尤其是黄疸病。 【刺灸法】向内斜刺0.5~0.8寸;可灸。?;5、脾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脾胃疾患。 【刺灸法】向内斜刺0.5~0.8寸;可灸。?;6、肾俞 【定位】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1.生育疾患: 遗精,阳痿。 2.小溲疾患:遗尿,小便频数,小便不利。 3.妇科疾患:月经不调,白带。 4.耳鸣耳聋,腰膝痠痛。 5.洞泄不化,五更泄泻。 6.咳喘少气。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7、委中 【定位】在腘窝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主治】1.腰痛,《四总穴歌》载:“腰背委中求”,髋关节屈伸不利,腘肌挛急,下肢痿痹。 2.丹毒,疔疮,腹痛,吐泻,中暑。 3.衄血不止 4.遗尿,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8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