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劳 动 经 济 学
主编
晏华 吕鍠芹
副主编
张潇川
西南财经大学
2010
前 言
劳动经济学是并非一门新的学科,对劳动力和劳动力市场探讨已具有一段历史。《庄
子·让王》中曾有论述: “春耕种 形足以劳动。”而在西方 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对 劳
动力和劳动力市场进行了研究。而确切的劳动经济学的诞生时间也就是经济学的诞生时
间。亚当•斯密从劳动分工对劳动生产力增长的影响、工资性质及决定工资差别的因素、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和工资率变动状况等方面的论述,系统地奠定了劳动经济的基本理论框
架。此后,大卫•李嘉图通过对工资性质和工资决定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工资理论
成为劳动经济学关于工资运动的规律以及劳动供给决定工资观点的直接基础。
现代市场经济是在劳动力、资本、商品三大基本市场构成的市场体系基础上运行的。
在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力市场中体现着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企业行为与劳动
力供求之间的关系,以及制度、组织等复杂因素的互动与变迁。因此,可以说劳动力市场
在整个市场经济中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运行是其他生产要素市场有
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失去这个前提和基础,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还是国家的宏观经
济运行,都不可能真正做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也不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如果仍然有人要问为什么我们有必要学好、学懂这门 《劳动经济学》,我们可以从两个
方面来回答:
一方面,研究劳动经济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劳动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
直接影响着企业及各类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着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影
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与问题越来越引
起广大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学习和掌握劳动
经济学,对我们个人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劳动经济学是一门迷人的学科,它的研究范
围从微观层面的劳动力市场运行和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配置,到宏观层面的失业和收入分
配问题。从劳动经济学这门学科入手,我们可以触及到有关经济运行的一些本质问题。同
时,从这门学科开始,我们还触及到一些有关社会和人的更为深刻的问题,比如人生的目
的和人类社会的未来,这些问题是重要的,但经济学并没有提供这些问题的答案。作为这
本劳动经济学教材的作者,我们期望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不仅能够学会基本的经济学分
析方法,还能够由此而关注人与社会。
目前国内以 《劳动经济学》为名的教材也有不少,但这次我们结合和成人教育受众的
特点,作了一些工作,让一本比较适合当前成人教育特点的教材得以问世。为此,我们在
借鉴与参考国内外有关理论与著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情况,组织编
写了这本 《劳动经济学》,对劳动经济学基本理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运行方式等
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介绍。每章后附有基本概念和思考题,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
教材(特别是成人教育),也可作为广大爱好者自学的参考读物。
本书由晏华、吕鍠芹担任主编,张潇川任副主编。全书由晏华、吕鍠芹拟定框架结构
负责全书通稿,由张潇川编写第 1、8 章,吕鍠芹编写第 2、4 、9 章,晏华编写第
3、5、6 章,张一华编写第 7 章,雷醒编写第 10 章,许廉菲编写第 11 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实践者的研究成果,再次,表示
真挚的谢意。劳动经济学本身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我国也有一个不断被加深
认识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部有待进一步研究和
探讨,由于编者知识、经验、能力的局限,本书还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之处,欢迎专家学
者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