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群居简本
管文华 著
云南大学出版社
救赎———驱走黑暗的光明 (序1)
一根火柴可以毁灭一片森林,一个猖獗的犯罪分子可以搅乱一个地方的宁静。将猖獗
的犯罪分子改造成为合格的守法公民,拯救的不仅仅是一个犯罪分子的家庭,一个受害者
的家庭,而且是一个地方的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宁。管文华同志,1985年从警,数十年如
一日,兢兢业业,艰苦卓绝,一直奋战在教育管理罪犯的前沿阵地,虽然坎坷曲折,但成
功地改造了大批的犯罪分子,拯救了无数破碎的家庭,为地方的社会安宁稳定作出了不懈
努力。
点亮一盏灯,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监狱工作担负着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和使
命。监狱工作深处高墙电网之内,教育管理的是曾经杀人越货、奸淫掳劫、穷凶极恶的犯
罪分子。管文华同志在长期的艰苦环境中,不但能够保持自身的廉洁自律,而且,能够利
用业余时间思考、探索人类行为,并用于教育管理犯罪分子。多年来,发表有建设性的理
论调研文章数十篇,并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提炼,出版了监狱概论性专著 《监狱简
略》。
《群居简本》是管文华同志的又一对工作实践的反思和总结,结合人类行为,研究探
索人类运动变化形式,严密论证人类生存方式,说理透彻、条理清晰、观点新颖,具有较
强的可读性和指导性。
监狱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堤,工作的好坏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宁静。监狱
工作的宗旨以改造人为目的。监狱要实现改造人的目的,就必须实践探索人类的生存方
式,研究人类的行为。监狱工作需要的就是勇于奉献、善于思考的有识之士,正是由于监
狱工作有大批的有识之士的参与,才有社会的安宁有序。一个监狱基层一线的民警,能够
边工作边思考,并利用业余时间撰写理论研究专题,实属不易,值得学习。倍感欣慰的
是,监狱工作正是由于有无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广大监狱人民警察的辛勤努力,才有
了地方社会的和谐稳定。
云南省监狱管理局
2013年1月7日
·1·
群居简本
穿警服的文化人 (序2)
中国的法律文明,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监狱作为法律实施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和内容,
大约亦有三千年的历史,而供差于监狱的古代皂隶之属,常为如狼似虎之辈 (尽管也有如
《玉堂春》中的崇公道一类人物),旧时代归之于 “下九流”范畴,既无地位,亦无文化。
监狱作为国家机器,今天当然还需要存在,但其中履职的工作人员,已经成为人民警
察的一个警种,成为了国家公务员,地位不低。同时,他们的文化构成与文化素养,也臻
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不仅指从事监狱警务工作人员的学历、警衔状况,更指他们
由衷的文化关怀。手上的这本书就是一个鲜明的证据。作者以十五个章回的篇幅,来努力
构建自己的写作体系,看似个人行为,却正如佛家所言:一滴水中见真如,一滴水体现了
其所由来的水域中水的纯净度、矿物质、口味特色等。在这个意义上,一滴水反映的是一
池水、一江水的风貌。从而,作为监狱工作者执著于煌煌大作的追求,反映的正是新形势
下,监狱警种成员们的文化品格与文化氛围,是监狱管理文化气韵的一个体现。
从理论上讲,监狱是以改造罪犯为己任的,这不仅端赖于法律的规定、制度的施行、管
理的到位、疏导的得体等。从根本上说,罪人也是人,那么如何从人的本质,人与群体的关
系,人的认知,罪型人格的畸变以及相关的社会法则运行,公共权力与权利的规范,乃至历
史以来的刑罚施行等方面,深层次地进行探究,对于一个有职业归属感和社会关怀的监狱管
理人员,著书立说进行这样的思考就顺理成章了。作者正是试图作出自己的思索与回答。尽
管在逻辑体系的构建,章节分布的均衡,表达层次的安排,乃至回目名称的酌定等方面,不
敢说本书都缜密得天衣无缝或达于一言九鼎,但这种力求进行系统思考的决心、追求与探
索,应当说是难能可贵的,有其应有的文化价值。“千里之行,如于足下”,作者以 “行于
足下”的勇气和精神,开始自己的文化苦旅,这种气度就给予我们很大的心灵感动。我与作
者原先并不认识,但正是作者带来书稿,郑重地让我写几句话时,那种朴实、坚毅与执著感
动了我,我想,这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