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原工业新区暖泉湾公园规划及建筑单 体方案设计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宄院
摘要:
介绍丫太原某公园的规划及其部建筑单体的方案设计,设计本身采用自然的 手法,将公园内部的配套建筑与周围环境完美结合,融为一体,增加自然环境 的同时,减少建筑对自然的影响。
关键词:
单体设计;半地卜‘建筑;节能;
作者简介:常振飞(1984-),男,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7-09-15
Talking about the planning and building scheme design of Warm Spring Bay Park in Taiyuan industrial new district
Chang Zhenfei
Shanxi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lanning of a park in Taiyuan and its internal building monomer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use of natural means, the park
within the supporting buildings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integration, increas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the building to nature impact.
Keyword:
monomer design; semi-underground building; energy saving;
Received: 2017-09-15
项目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工业新区暖泉湾公园。任务书耍求设计公园内健身中心、 咖啡茶吧、展览馆、附属楼以及周边景观设计。
1规划设计理念
在高密度的大都市中,自然环境是珍稀财产,如何尽可能的增加自然环境减少 建筑对自然的影响是这次设计中甲方对我们同时也是我们对自己提出的要求。
我们把大体量建筑空间置于地下及半地下,与地面的公园巧妙地相互融合。这些 空间构成了地面生态公园和花圃起伏的形态,而iL还“支撑”并连接自己顶部 的草坪。表面覆土种植的地下及半地下的大空间,还大大节省丫能源的消耗。
建筑本身的形式,我们也尝试用一种自然的手法。我们抛掉一般建筑外立面的直 棱直角,模拟大自然中的岩石,消除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带给游人的压迫与距离 感,让自然本身成为建筑一部分。
整个建筑群布局紧凑,可以阻挡冬季寒冷的北风,南部分散布置较小体量单体, 可以引入夏季东南风,创造一个自然生态,冬暖夏凉的N部环境。屋顶玻璃天窗 可开启,确保室内较好通风采光效果,并设置百叶遮阳。屋顶花园起到隔热降温 的作用。建筑采用多项生态技术,如太阳能集热板,太阳能光电玻璃,室内采用 节能照明,中水回用系统,雨水收集等,节省运营成木,使该建筑成为一个绿 色低碳的典范作品。
2单体设计 健身中心设计
作为整个建筑群体由西到东的序列的开始,建筑西南侧微微向上翘起,如同从 绿色的大地轻轻掀起一个角,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入U与釆光面,同时也掀起整 个建筑群序列的开端。远远看去,绿色的屋顶,巨人的三角形玻璃幕墙,宛如人 地微微睁开Y眼眸。建筑特有的孔洞肌理就像大地的微张的毛细孔一般呼吸着大 自然的新鲜的空气。整个建筑和大自然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融合,而是形成一个 有机的生命体。
通过建筑西侧距地面1.5 m高的平台处的主要出入口进入建筑后,由于大厅距健 身区域高约2 m,凭栏而眺,整个健身区域便可一览无余。
建筑南侧巨大的玻璃幕墙将自然界中的阳光、景色都引入建筑,使得自然空间最 大化,同时也是内部空间向大自然的延伸。这个位置我们设计为有氧运动区域, 人们在这里跑步、骑单车就如同置身大自然中,但又可以避免风吹日晒,人们在 大自然和现代建筑两者之间婉约曼舞。
位于建筑北侧的是器械训练区域。东侧为两个健身操房。入U北侧由于无法自然 采光,我们设计为对私密性要求很高的更衣室和洗浴。同时,2 m的高差也通过 楼梯在此处解决,这样,通过建筑空间功能的过渡,完成丫人们从生活到健身 感受的转换。
公共卫生间位于整个健身房的中间部位,便于参加不同健身项目的人们使用。办 公用房置于健身房的东南角。
建筑次出入U设置在建筑南侧,结合立面造型,形成了供外部游人暂吋停留的 灰空间,同时避免丫由于建筑东西过长导致的立面单一乏味。
观景台位于此次设计中心,建筑师旨在创造现代简约,清新自然的观景空间, 同时为了让湖面与平台和互交融,将观景挑台设计为U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