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读后感作文400(共7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塔读后感作文400(共7篇)   《乌塔》后感   在学校,我们学了一篇课文:乌塔。课文讲述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游历欧洲,她从11岁时,就翻阅了很多有关书籍,并且在星期六、星期天,去打工赚钱。课文还主要写出了她的独立性很强。   我觉得,乌塔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女孩。在他/她们外国,教育方法和我们完全不同。在外国,父母从小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老师也在学校给他们减压力,让他/她们阅读一些异国的书。而在我们中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及长辈的呵护中长大的,在中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父母腻爱孩子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到这里,我却不忍心去批评他们了,因为他们是真的太爱自己的孩子了!爱自己的孩子有错吗?没错,可方法错了!因为孩子终归要长大的,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的怀抱,可你让一个没有学会独立生活的?孩子?怎么去自己生活!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彻底懂得了:“一个人从小就要学会面对困难,自己遇到的问题,自己解决。”要在生活中不断的锻炼自己,去磨练自己的意志,遇到困难,能自己完成的就自己完成,尽量不去寻求父母的帮助。   我要从现在做起从一件小事做起,向乌塔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乌塔在14岁就能单独游历欧洲,我被乌塔那大胆、细心、独立等品质折服了。   读了课文以后,我的心里掀起了巨浪,同时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不能独立自主呢?难道所谓的“安全”才是对孩子的爱的表现吗?我们是一群渴望去窗外自由飞翔的小鸟,而现在的家长们对我们的溺爱简直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父母的过分关爱让我们感到窒息。   在家里,我不用做任何家务,无论是整理房间,还是洗洗刷刷,都是妈妈一人全部承包。我只是学习的“功臣”,真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每当在学习闲暇时,我想去帮妈妈做点什么,总是被妈妈好言拒绝。结果,就变成了十足的书呆子。   在中国,在家里养尊处优的孩子何止我一个!我听过这样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考上了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只是因为自己不会洗衣服、叠被子,甚至不会整理书包而被辍学。由此可见,中国的孩子多么缺少独立自主的空间,生活上太多的依赖,思想上太多的束缚,行动上太多的无奈!那些把孩子紧锁着的家长们,快打开“溺爱之锁”,让孩子拥有一片独立自主的蓝天吧!   乌塔是幸运的,她有着丰富的阅历,有着广博的学识。她有亲自实践、亲自品尝生活酸甜苦辣的神奇经历。而我呢?是幸福的,但却是缺憾的幸福!在这里,我要对同龄的朋友说,主动从父母的怀抱中走出来,锤炼自己独立生活的意志!我要对中国的父母说,给孩子撑起一片独立自主的蓝天,让爱更完美,让爱更充实!   读文后回答问题   1.请给这篇读后感加上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请把本文观点的句子抄下来。   3.请用波浪线划出概括原文主要内容的句子。   4.请用横线划出联系实际谈体会的句子。   说勤奋读后感今天,王老师带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学了这篇课文,我深有感触,下面让我为大家说说吧!《说勤奋》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位名人的故事。学完这篇课文,我的第一感想就是:司马光和童第周是两个很了不起的人。因为司马光竟然能在别人玩的时候静心读书,而且,他还用了整整19年的时间编著了一套巨著——《资治通鉴》。这两个人中我更加佩服的还是童第周,童第周虽然没有司马光那么聪明,但他知道要上进,并且勤奋学习。我一直相信“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这句话,并把他牢记在心。从此以后,我们只要向司马光和童第周学习,那么,我们长大也会成为了不起的人!少校与他的猫读后感我想,作为一个人,他都有一个两面性——善与恶。在平时,你展现出的可能是高尚的,善的一面,但在危难之际,你展现出的可能便是丑陋、恶的一面了。《少校与他的猫》讲述了一个少校抛弃了他的战友,带着许多粮食和一只猫逃走,最后饿死在洞穴中的故事。少校在平时是一个有良好品质的人,因为他的战友相信了他的谎言,并且期待着援兵的到来,但在死亡面前,他却表现出了贪生怕死,背叛战友,临阵脱逃等一系列丑恶的一面,在死亡面前,他恐惧,所以他逃离。但有时命运就是这样,你想逃却逃不掉,“少校不敢出去,因为他知道自己撒了一个很大的谎,不可能得到幸福了。而且他也逃不出去,因为这个洞是被封死的。”少校终究是饿死在了那个山洞里,尸体被他的猫吞咽,比他那些战死的战友更加凄惨地死去。少校的做法在我们的道德观念上来说是极为错误的,是可耻的。他抛弃了他的战友,给了他们一个虚构的希望,在他们的希冀中想要逃离死亡给予他的恐惧。丑恶的人性被瞬间暴露、并被不断放大。他的做法让人不齿。若我们假设少校成功地活了下去,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会受到怎样的待遇?是大家的爱戴还是人们的唾骂?留给他的只有人们的不屑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