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水杨酸的制备.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阿司匹林简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HYPERLINK /view/135530.htm \t _blank 阿司匹林( HYPERLINK /view/26793.htm \t _blank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退热药)  中文俗名: HYPERLINK /view/569733.htm \t _blank 醋柳酸、巴米尔、力爽、塞宁、东青等  英文名称:Aspirin  英文别名:Acenterine、Acetard、Acetophen、Acetylsalicylic Acid、Acidum Acetylsalicylicum、Adiro、Albyl、Aluprin、Asadrine、Aspirinetas、Bayaspirina、Bi-Prin、Codral Junior、Ecotri、Ecotrin、Elsprin、Empirin、Enteretas、Novosprin、Rhonal、Salitison、Salicylic Acid Acetate等  拉丁名称:Aspirin  化学普通命名法: HYPERLINK /view/49277.htm \t _blank 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  化学系统命名法:2-(乙酰氧基)苯甲酸  IUPAC命名法:2-ethanoylhydroxybenzoic acid  分子式为:C9H8O4? 结构式: 分子相对质量:180.16g/mol 熔点:135~136℃ 外观和性状: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微带酸味。在干燥的空气中稳定,遇潮则缓慢水解成水杨酸和醋酸。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也溶于碱溶液,同时分解。 适用病症   本药临床可用于下列情况。   ■镇痛、解热   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 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参因治疗。   ■消炎、抗风湿   阿司匹林为治疗 HYPERLINK /view/279012.htm \t _blank 风湿热的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如已有明显心肌炎,一般都主张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风湿症状控制之后、停用激素之前,加用本品治疗,以减少停用激素后引起的反跳现象。   ■关节炎   除风湿性关节炎外, 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此外,本品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也能缓解症状。   ■抗血栓   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 临床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塞、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 HYPERLINK /view/295517.htm \t _blank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HYPERLINK /view/278959.htm \t _blank 川崎病) 患川崎病的患儿应用阿司匹林,目的是减少炎症反应和预防血管内血栓的形成。 大量的临床试验显示,对大部分病人来说,包括慢性稳定性或不稳定HYPERLINK /wiki/心绞痛心绞痛患者,阿司匹林75mg/日可有效降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危险。这一剂量也可降低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卒中和死亡的发生率。欧洲一项脑卒中预防研究显示,既往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病史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25mg,每日2次,即50mg/日可降低脑卒中或HYPERLINK /wiki/死亡死亡的危险。临床实践证明,患者即使服用比表中剂量更高的阿司匹林,疗效不会进一步增加,但副作用的发生却大大增加。因此在治疗各种血栓性疾病中,患者应该使用最小的有效剂量,亦即长期应用50—160mg/日,以达到最大疗效,而毒副作用则减至最小,这才是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 药品简介   早在1853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Gerhardt)就用水杨酸与乙 HYPERLINK /view/1011538.htm \t _blank 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898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曼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1899年由 HYPERLINK /view/72503.htm \t _blank 德莱塞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到目前为止,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