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审题点拨】 本篇材料讲述了发生在昆明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海鸥老人”吴庆恒,一个十分普通的退休工人,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给海鸥买食物,十几年如一日,与海鸥相依相伴,海鸥与老人相知相随,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引颈长鸣的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深情。 老人与海鸥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因此,这则材料给考生提供了三个思考角度。第一个思考角度就是“人鸥和谐”,考生可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话题,讲故事,写散文,发议论,均可。第二个思考角度,就是以“爱”为话题,谈人对自然的爱,人与人的爱等。第三个思考角度,则是一些昆明市民自发地接了老人的“班”,可谈“爱的传递”等问题。 石头唱歌的季节 初春的天气,总是乍暖还寒。变化无常的气温让人们对棉衣还有依赖,但当某一天,你看到昏暗的墙角一株小草在寒风中倔强地破土而出时,马上就会意识到春天那无法阻挡的力量。 对昆明而言,春天似乎是一个过于平淡的话题。在这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春天的到来只不过是日历上的一个符号而已。然而2006年的春天,翠湖公园一尊青铜雕像的落成,却让许多人感到了浓浓的春意。 铜像雕的是吴庆恒,他是昆明市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20年前的一个冬天,当西伯利亚的红嘴鸥飞临昆明翠湖公园时,孑然一身的吴庆恒就像见到自己的儿女一样,兴奋异常。尽管每月只有308元的退休金,他却总要拿出一半的钱来买饼干、面粉,再和着鸡蛋喂海鸥,而他自己一天只吃两个馒头;他还舍不得坐5角钱一趟的公交车,每天走3个多小时赶到翠湖公园去喂海鸥。老人去世后,一位拍摄过老人哺鸟照片的摄影家在老人常喂海鸥的地方摆上了一张老人的巨幅照片。霎时间,无数海鸥飞了过来,它们围着老人的遗像引颈长鸣,声震翠湖,观者动容。 红嘴鸥飞临昆明20年后,昆明以红嘴鸥越冬种群之多,“海鸥名片”社会影响之大、人鸥和谐持续时间之长而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红嘴鸥之乡”的称号。10年前,老人的故事感动了昆明;10年后,人们自发捐款为他塑了一尊青铜像,让他永远和钟爱的红嘴鸥呆在一起。 红嘴鸥能够留驻昆明,固然与昆明的环境、气候等因素有关,但与以吴庆恒为代表的昆明市民的热情、善良也是分不开的。 吴庆恒老人可能没有想到,他无意中在翠湖公园插了一枝春柳,却得到了一个永恒的春天。 这个春天,因为一个平民雕像而显得特殊。我不知道,是春天让世人的爱心竞芳吐蕊,还是爱心交织会聚成了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这是一个连石头都开始唱歌的季节。 石头会唱歌,那定然是被爱感动。 有爱的地方,就会有奇迹…… 【点评】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作者生动地叙写了吴庆恒老人关爱海鸥的感人故事,热情讴歌了昆明市民呵护红嘴鸥的美德,进而赞美了人们的爱心。全文语言流畅真挚,富有感染力。特别是最后几段的抒情,颇显作者扎实的写作功底。 “情者文之经”(刘勰《文心雕龙》),只有用饱满的情感直叩读者心扉,文章才具有内在的魅力。否则,无论怎样雕章琢句,都只能是“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文心雕龙》)。如今高考作文一再强调“感情真挚”,可不少考生还在那里“为赋新词强说愁”,因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而失分。 一、有“我”——做一个现实生活的体验者 文章应该事真、情真、理真,否则,就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力。前人说读《出师表》而不痛哭的人不是忠臣,读《陈情表》而不流泪的人不是孝子,就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前者表达了诸葛亮知恩图报、尽心竭力的诚挚之情,后者表现了李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笃厚亲情,从而强烈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真情从“实感”中产生。如果缺少生活的“实感”,就不可能有真情。生活中有些事让我们感动,就想把它写下来;写下来的东西能够引起读者感动,它在我们眼里便是好作品。我们要善于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与其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入到作文中,这样就不愁文章没有情感,缺少感染力了。要做一个可以和他人、和全人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人,一个有人情味的人。 亲情、友情,都是在点点滴滴的平常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正是一些家常琐事,让我们深深领悟到生活的况味。2008年上海卷有篇优秀作文写父爱,也写考场外的守候,但作者抓住父亲们不像母亲们焦急地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而是静静地坐在角落旁,抽着烟,不时看着学校的大门。他们不说话,用形象展示着沉默而深沉的父爱。接着用了生活中的一系列小事如骑着“吱呀”的老坦克,带我们去天南海北,给我们抓蚱蜢,让我们骑肩头,等等,用细节表现父爱,传达浓浓的深情,也表达了孩子在“知”与“不知”的对比中,隐现的愧疚,读着这样的文章,能不动容? 二、有“物”——寻找感情的“承载物” 抒情,往往要借助某一具体的事件、景物作为“凭借物”,否则,“皮之不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