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语文第二讲.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诗经》 一、《诗经》简介 1、何谓《诗经》 ①《说文解字》:“诗,志也。从言寺声。”朱自清说:“‘诗’字是‘言’‘志’二字合并而成的。” ②《尚书·舜典》:“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发心声以文字,即为诗;谐声和律,歌之以咏志。) ③另一种看法——“诗”和“歌”不同。“歌”是抒情的,上古人类直抒其情,及至先秦的贵族王侯,宗法社会血亲之间,或许婉转,情感表达还算直率,所以用歌咏言,我们现在还能从一般人酒后狂歌中体会当年贵族宴饮为什么用歌。或许有王者要表达志向,例如统一各国之类,就要用诗了。到了周代的春秋时期,为贵族服务的“士”这个阶层发展很快,言志的风气高涨。 ④孔子删诗,乃称《诗》或《诗三百》,即是将抒情的传统改为言志的传统。而到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乃有《诗经》之称。 2、《诗经》的作用 ①献诗陈志——君主的乐队一方面自己编歌,另一方面采集民歌,当时,其作用只为娱乐,如汉武帝使李延年谱歌。但民歌自然反映社会、政治情形。后人便把古代理想化,以为古人采诗为的是明民病,以规谏君主。故此说中,所陈的“志”都与政教相关。 ②赋诗言志——西周氏族贵族时期,极讲风度,《诗经》就是当时贵族交往的一个文化通行证,在聚会、宴会,乃至于重要的外交场合,诸侯的交往都需先赋诗的。 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见晋国赵文子,在赋诗中就表现自己的意思:“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郑风·野有蔓草》)郑伯从诗中断章取义,以表示自己欢迎之意。 如果在某个场合中,所赋的诗与身份、场合不符,那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如《左传·襄公十六年》载:晋平公与诸侯宴于温,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齐大夫高厚之诗不类。晋大夫荀偃怒,且曰:“诸侯有异志矣!”使诸大夫盟高厚,高厚逃归。于是,叔孙豹、晋荀偃、宋向戌、卫宁殖、郑公孙虿、小邾之大夫盟曰:“同讨不庭。” 由此段记载可知春秋时代《诗经》之要。一部《左传》引诗句多达二百五十条,其中百份之九十五都出《诗经》。无怪乎,孔夫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③教诗明志——《诗经》是中国有文化以来第一本教科书。到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老歌没人爱唱了,孔子起来,收集旧歌以为是古代很重要的有关教化的歌,因此,孔子教《诗》,重视的是诗的文化价值,即只重诗之义而不重诗之声。 《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中的“兴观群怨”、事父事君,都是教化的作用。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也是重教化。 《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完全是断章取义了。 孟子讲“以意逆志”,说要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但后人则误认为可以不管上下文,以诗是用于诗教方面的意念来解释诗,如此就变成了汉儒的政教化的解读。 3、《诗经》读法 ①汉儒的误读 《诗三百》本不是为作课本产生的,尤其是《风》,是人民要说出自己的话,但自从政府采诗而用作教本,就得加上骗了。汉代《诗三百》变成《诗经》,成为圣人教化的“圣经”,更是不惜以各种方式有意地误读。汉朝有四家解释《诗经》:鲁、齐、韩、毛,《鲁诗》最古,四家竞赛的结果是,《毛诗》集说谎之大成而独存至今,《韩诗》至今仍零碎存于别书引证中,齐、鲁二家几乎消亡。《韩诗》和《毛诗》相比,《韩诗》往往较多实话,而《毛诗》却去原意十万八千里。 ②《毛诗》的误读 《毛诗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③何谓“六义” 《周礼·春官·大师》:“太师教六诗:曰风, 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从“六诗”到“六义”,表示了诗和乐的分离。 “六诗”都与音乐有关:《风》采自民间,是各地的土风;《雅》则由乐官所作,是王朝的乐调;《颂》是带舞的;《赋》就是铺,许多乐器按一定顺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