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词作赏析 *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 清平乐村居 村居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 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别 云 间 夏完淳 * 1.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南明诗人,抗清将领。明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14岁随师陈子龙,父夏允彝起兵抗清。失败后仍为抗清而奔走联络,被清总统者逮捕,英勇就义,年仅17岁。有《夏完淳集》。 * 2.背景介绍 夏完淳聪颖早慧,五岁知书史,九岁就著有诗赋文集《代乳集》。十四岁跟随父亲夏允彝、老师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夏完淳殉国后,他遵从遗命,尽以家产饷军,又与陈子龙等佐吴易在太湖起义,奔走于苏南和浙江一带。顺治四年(1647)七月,因向明鲁王上表谢恩(鲁王曾诏谥允彝文忠,并封完淳为中书舍人),事泄被捕,旋即解送南京。他在狱中作诗言志,谈笑自若,痛骂大汉奸洪承畴。同年九月就义,年仅十七岁。夏完淳幼年受老师陈子龙和父亲夏允彝的影响,模仿古诗,走复古派的道路。参加抗清活动以后,战斗的磨砺使他的文风大变,形成了悲壮激越的艺术风格。他生命短暂,但著作极富,除《代乳集》已经失传外,我们今天还能见到的有《玉樊堂集》《内史集》《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 3.题目解说 《别云间》选自《夏完淳集》。云间《晋书.陆云录》载陆云自称“云间陆士龙”,这是地名的文化渊源。夏完淳于永历元年(1647)六月在家乡被捕,这是离别家乡、解赴南京前于狱中所写的。 * 地名,即今上海市松江县,古时属吴郡,元代在松江西门外置云间驿。 返回 别云间 “别云间”即告别故乡。诗歌悲壮雄浑,刚健有力,充满爱国主义热情。 * 朗诵: 三年羁旅客,今日有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 别云间 * 4 .内容全解 原文: 三年羁旅客,今日有南冠。 重点词语:(南冠) 指囚犯。《左传 成公九年》记载,被晋国关押起来的楚国钟仪始终戴着南冠(指楚国的服饰),后来就用“南冠”代指囚犯。 翻译:过了三年漂泊在外的生活,而今又身陷囹圄间。 句解:诉说别乡的缘由。写自己抗清的经历和现在的遭遇。一个“又”字,流露了诗人无限的伤痛和遗憾的心情。 * 原文: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重点字词:(河山泪) 山河破碎的伤心泪。 (谁言天地宽) 反问句。意思是国土多已沦丧,还怎么能再说天地宽广! 翻译:因山河破碎有流不尽的泪,(国土沦丧)谁还说天地宽! 句解:作者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表示对清军入侵中原的强烈义愤和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 * 原文: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重点字词:(泉路) 指地下,旧时迷信者所谓的阴间。这里表示作者必死的决心。 翻译:自知慷慨赴死期将近,将要告别故乡情太难。 句解:表明诗人对死的态度与心态。 * 原文: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重点字词:(毅魄)坚强、果敢的魂魄。语出《楚辞 ·九歌 ·国殇 》:“身即死兮神以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