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日照间距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照间距探讨——以锦州为例 戚江 黄新 【摘要】 从日照间距问题的由来,并分析原因,继而对高层建筑的间距系数问题和《规范(2002版 )》中有效日照时间带的划分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最终得出应以间距控制为主、测光为辅的结论。 【关键词】 日照间距  高度角采光 方位角采光 有效日照时间带 现在日照问题越来越成为规划设计和管理领域的核心工作,尤其是在当前城市化过程加快但土地资源有限、房地产的竞争日趋激烈、政府的严格依法行政、民众的法制维权意识增强以及居住区规划设计市场放开等背景下,居住区日照采光问题尤为突出。 1、日照间距问题的由来 目前,我国有关日照采光方面的主要依据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以下简称《规范(2002版 )》)。在第5条根据不同的气候区分别规定了大寒日或冬至日的不同日照时数。 图1在2000年以前,以多层住宅为主的时代,住宅基本都以高度角采光,因此各地都以日照间距系数作为建筑日照间距控制的唯一依据,即日照间距系数法。在《规范(2002版 )》第2.0.18 条规定:日照间距系数(i)是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L)与遮挡房屋檐高(H)的比值,即i=L/H。各地通过正午日照影长率推导出当地最小日照间距系数,来确定日照间距的最小距离,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由于日照间距系数法直观、易懂,且便于管理,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建筑间距控制的主要方式,已经普遍被百姓和社会各界接受并认同。在锦州,以前一直执行1.5倍间距系数,虽然6层住宅的一层在大寒日是满足不了国家规范规定的日照时数2小时标准的,但由于一楼售价本来就低,已经将挡光的因素考虑在内,老百姓都能接受,因此只要间距系数够,就基本没有争议。 图1 图22000年以后,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在土地资源紧缺条件下,高层建筑日照间距已不能完全按多层的日照间距系数来进行控制,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高层建筑一般面宽与高度相比较窄,可以利用方位角采光,比单纯高度角采光增加进光机会;二是如果仍按以前的间距系数规划高层建筑,则容积率与多层住宅相差无几,而高层建筑的造价比多层提高不少,就失去了建设高层建筑的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过电脑软件精确计算一幢建筑物对另一幢建筑日照影响的方法,即日照间距软件分析法应用越来越广泛,软件分析法能准确分析建筑是否满足国家规范的日照时数,按道理是更科学和准确了。但实际应用中,却 图2 2、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软件分析虽然准确,但不直观,普通百姓不容易看懂,因此多持怀疑态度。 (2)、不同的软件所采用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都有所不同,造成结果不尽相同。操作人员的技术高低,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图3 (3)、越高的建筑影响的范围越广,100米高的建筑甚至能影响到800米,在锦州的早8点和下午4点,太阳高度角为7.193°,这时日照影长达到792米。意味着,在离这栋高层700米左右规划建筑,要精确计算采光情况,应考虑这栋100米建筑的日照影响。所以要极其准 图3 (4)、完全按软件分析来确定高层住宅的间距对土地的合理和公平利用是不利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图1):一栋多层板式住宅南侧只建设一栋窄面宽高层建筑时,由于高层两侧建筑很低,高层的阴影只是一条,随着太阳的移动由西向东在住宅的每一扇窗户扫过, 每个窗户被遮挡的时间很短。所以即使高层建筑距离住宅很近, 由于两侧的阳光可以照射进住宅, 住宅采光效果仍然令人满意。但是建设两栋高层时, 住宅采光效果就很不理想(图2),但由于有一侧可以进光, 住宅仍然有可能满足规范规定的采光要求。但再建设第三栋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因为要满足多层住宅的采光要求,会遇到太多的限定,甚至极有可能无法建设(图3)。这样在同一个区域,并列的三块地, 先期建设的两栋高层建筑,使第三块地再建设高层的权利受到限制甚至剥夺,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公平合理利用。 针对(1)、(4)条,很多地方制定了地方法规,规定了高层住宅间的最小间距和间距系数,通过双控的方法即能使老百姓看懂,又能保证土地开发的合理利用。但高层建筑的间距系数都是凭经验制定,是否科学,是否有规律可循,这是下面笔者重点论述的问题。针对第(2)条,很多专家学者都提过这方面建议,建议国家对从事日照分析单位的软件、硬件及从业人员的专业、职称、素质和职业道德等作出规定,对日照分析单位进行资质管理,并对日照分析报告进行审查,在这里就不赘述了。针对第(3)条,主要是规范中有效日照时间带的划分问题,北方地区大寒日早8点和下午4点,太阳高度角普遍较低,能否根据南北方气候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有效日照时间带,也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此提出类似建议,笔者在下面也将详细论述。 3、高层建筑的间距系数问题。 对于多层建筑的间距系数,是高度角采光,因此基本没有异议。高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