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科学院2007年全院工作通报
2007年,院系统各单位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市委八届、九届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为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不懈努力。各单位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强化创新意识,提升竞争能力,全面完成了2007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国家和上海市的经济建设及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全院经济总收入89.8亿元,同比增长4%;实现利润6.8亿元,同比增长11%;上缴税收2.85亿元,同比增长4%。总收入超亿元的单位,占院系统单位总数的50%以上。
一、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科技工作成果显著
全年共承担科研课题1017项。其
中,当年新开课题482项,合同额9.5亿元。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67项,同比增长9%。其中,获省部委以上一等奖的有8项,同比增长14%。
1、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各科研生产单位加强了创新体制和机制建设,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有力地保障了创新工作的开展,整体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各科研生产单位认真梳理自身的专业方向和技术优势,制定专业发展方向,强化技术优势,2007年共承担国家部委和省(市)科技攻关项目232项。材料所“常导高速磁浮长定子轨道系统设计、制造和施工成套技术研究”和七〇四所“50kNm扭拒标准装置”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十三所“微孔聚四氟乙烯绝缘低损耗稳相柔软射频电缆”的部分型号和二十一所“J45BY001型永磁步进电动机”等10个项目,分别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七〇四所先后被授权为“国防大扭拒计量一级站”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用实验室”,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授权,标志着该所扭拒站从以期的专业站提升到了一级站的地位。七一一所金东寒所长荣获“第十届上海市科技精英”称号,五十一所刘建和李彬同志分别荣获“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和“2006-2007年度上海市技术能手”称号。
2、一批重大项目成果已得到应用。
七〇八所自主设计研制的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5号已交付使用,这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航天远洋测量船的建成,标志着该所的远洋航天测量船研制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近几年,五十、五十一所勇于创新、奋力拼搏,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提升,在我国军工领域担当重任,出色地完成了多项任务,2007年分别荣获由国家中组部、人事部、国防科工委、总政治部、总装备部联合授予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齐耀动力公司的“燃气热气机热电联供机组”项目在节能环保上有明显的优势,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众恒公司的“实有人口综合信息资源库系统”在人口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辅助公安、选举、兵役等机构的工作,已经成为人口综合信息系统的重要工具。
3、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工作受到高度重视。
各单位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共申报专利235项,同比增长7.8%。其中,发明专利125项,占53%,同比增长58%;获授权专利151项,同比增长27%。可喜的是,申请发明专利的比例大幅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在大大增强。众恒公司共申报专利26项,100%是发明专利;七〇一所上海分部共申请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有17项,这些单位申报专利的数量都是最多的一年;七一一所和五十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近年来连续大量申报专利,今年分别获得57和34项授权专利,是获得授权量最多的一年。各研发生产单位,根据国家《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上海市标准化发展纲要》的要求,认真做好技术标准工作,2007年共制定或参与制定标准292项,其中国家和行业标准分别是96和72项,分别占23%和24%,生产技术能力在不断增强。
二、依托技术优势拓展市场,产业发展持续走强
各单位通过整合科技资源、调整产业结构,集中精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现有企业88家,其中科技企业66家,占75%。企业总收入56亿元,利润总额3.5亿元,上缴税收2.2亿元,总体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
1、扩大民品产业规模,促进可持续发展。
各承担军工任务的单位发挥各自技术优势,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战略业务集中度,推进民品产业发展。2007年,坚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牵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质量、服务为保障,大力发展民品产业,新承接的的民品合同额快速增长,有多家单位创历史新高。七一一所民品合同年平均增值率超过35%,2007年新接合同额11亿元,主导产品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尤其是石化火炬回收装置及螺杆压缩机、火炬排放系统、燃油锅炉和工程船舶传动系统业务量增长较快,民品收入站总收入的比重超过60%。2007年是二十一所发展民品的起步之年,该所根据集团公司加快促进民用产业激励措施的要求,整合资源,成立了“伺服组件产业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