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冠状介入治疗的历史1929年,德国的 Werner Forssmann 在自己的身上完成了首例心导管术冠状介入治疗的历史1941年,纽约Bellevue医院的 Frédérick Cournand 和 Dickinson Richards 首次将心导管术用于诊断,测定心排血量,心导管术的安全性得到证实冠状介入治疗的历史1953年,瑞典的 Sven Ivar Seldinger 发明了 Seldinger 穿刺技术冠状介入治疗的历史Forssmann, Cournand 和 Richards 获195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冠状介入治疗的历史1958年,美国Cleveland的儿科医师F. Mason Sones在向1例瓣膜病患者的主动脉瓣注射造影剂时,意外地将造影导管插入了右冠状动脉并注射了30ml造影剂,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从此开始 冠状介入治疗的历史1964年,美国放射科医生 Charles Dotter 发明了介入球囊血管成形术,最早用于治疗股动脉狭窄,开创了介入治疗的时代冠状介入治疗的历史1966年和1967年,澳大利亚的Kurt Amplatz和美国的Melvin P. Judkins分别设计出冠脉造影专用导管,改进了导管尖端形状、弧度和插入技术冠状介入治疗的历史1972年, Andreas Gruentzig 发明了适用于冠状动脉的球囊导管,1977年9月15日,在苏黎世进行了第一例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PTCA)中国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阜外医院分别于1973和1986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选择性冠脉造影及PTCA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提供的信息冠心病诊断:了解冠状动脉有无固定狭窄,确诊CAD冠状动脉畸形:开口与走行无变异、肌桥、血管瘤、血管瘘冠状动脉血流:TIMI 血流分级心肌灌注情况:TMPG 组织灌注分级决定能否血运重建:狭窄部位、范围、程度评价血运重建风险:病变评分等血运重建随访:有无再狭窄等判断有无病变、病变特点;二是根据造影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策略冠脉造影的穿刺途径1989年,加拿大医生 Campeau 首先经皮穿刺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1992年,荷兰医生 Kiemenij 首次经桡动脉进行PCI治疗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系统主动脉窦与冠脉开口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冠状动脉解剖学左冠状动脉解剖左冠状动脉主干(LM):源于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上部的中央,向左或后伸展0.2-4厘米,行至前室间沟分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有时发出中间支。前降支(LAD):沿前室间沟走行,下行至心尖或绕过心尖,止于膈面。室间隔支(S):几成直角发出,S1较粗大,越近心尖越细小,12-17支。对角支(D):成锐角发出,位于左心室表面,一般有2-6支,逐渐变细,粗大的对角支可与前降支相似或更粗大。回旋支(LCX):几成直角起自LM,向后下至左房室沟,止于膈面。钝缘支(OM): 1-4支,OM1较粗大,以后逐渐变细。后降支(PDA):约10%的LCX达后室间沟,下行至心尖。正常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解剖 起源右冠窦中部,行于右房室沟,供应右房、右室前壁与左室下后壁。圆锥支:约半数发自RCA开口前方1-2cm处,沿右室圆锥到达肺动脉瓣。窦房结动脉:约50%窦房结动脉起源于RCA近端右上方,与圆锥支径路相反。锐缘支:较粗大,行向心尖,供应室间隔。远端分为2支:后降支(PDA):于后室间沟内下行至心尖左室后支(PL):进入心肌呈U型,然后下行至心尖发出1-2分支供应左心室后部。正常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解剖示意图1.左主干12.圆锥支2.前降支近段13.右冠状动脉近段3.前降支中段14.右冠状动脉中段4.前降支远段15.右冠状动脉远段5.第一对角支16.房室结动脉6.第二对角支17.后降支7.回旋支近段18.左心室支8.回旋支远段19.右心室支9.钝缘支20.锐缘支10.后降支21.室间隔支11.窦房结动脉22.左房支冠状动脉造影的常用投照体位投照体位以图象增强器的位置而定,即从图象增强器位置来观察心脏,而不是根据球管的位置。冠状动脉造影的常用投照体位正位:图象增强器直接对着胸骨左、右侧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其X线与正位垂直左、右前斜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且斜向观测心脏头、足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的头部或足部右前斜+头位(右肩位):从受检者右肩观测心脏左前斜+头位(左肩位):从受检者左肩观测心脏右前斜+足位(肝位):从受检者肝区观测心脏左前斜+足位(脾位、蜘蛛位):从受检者脾区观测心脏左冠造影常用投照体位左前斜(LAO) 30o+ 头位(Cra) 20o (左肩位)观察LAD中、远段和对角支开口正位(AP)+头位(Cra)观察LAD近、中段,LAD与对角支分叉处右前斜(RAO)30o+头位(Cra)20o(右肩位)观察LAD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消防管道(设备)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docx VIP
 - 耳穴比赛题库二维码公布附有答案.docx VIP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docx VIP
 - (高清版)DB4406∕T 45-2024 《中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规范》.pdf VIP
 -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技术标准》.pdf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共500题).pdf VIP
 - 《汉尚华莲汉服公司SWOT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20000字.docx VIP
 - 家庭中医保健按摩.pptx
 - DNVGL-ST-0126-2018 国外国际标准.pdf
 - QJ 10004-2008 半导体器件总剂量辐照试验方法.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