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河道及河口碳氮循环是该区域物质与能量流动的中心环节,通过多航次连续 采样观测系统的研究了黄河尾闾河道及河口各形态碳氮的分布特征、汛前汛后迁 移转化规律,入海通量。分析了稳定碳氮同位素来源以及陆源碳输入对黄河口 CO2 释放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1、黄河尾闾河道及河口悬浮物中颗粒有机碳分布在河道表现为汛后大于汛 前,而河口表现为汛前大于汛后,主要受水量和咸淡水混合过程的影响。悬浮物 中颗粒氮的分布表现为汛前浓度梯度较大,各采样点分布不均衡,汛后 PN 分布 较为均匀,主要以有机氮为主,无机氮含量很低。2、DIC 分布在河道显示为汛后大于汛前,而在河口显示为汛前大于汛后, 主要是汛期黄河水量增加,加剧了上游碳酸岩的溶解;而汛后河水稀释作用为主 控因素。DOC 整个研究区域均表现为汛前大于讯后,主要是光合作用的影响。 DIC 和 DOC 均表现为亏损现象,DIC 亏损的原因主要是碳酸钙沉降,而 DOC 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消耗。影响 DIC 浓度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温度、盐度、 叶绿素-a 和悬浮物,它们对 DIC 分布的累积贡献率可达 90.32%;影响 DOC 分 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悬浮物和 DIC 浓度,它们对 DOC 的累计贡献率为 91.69%。3、2013 年汛前、汛后黄河口 DIC 入海通量分别为 698.24 t/d 和 1856.21 t/d; DOC 入海通量分别为 167.09 t/d 和 167.77 t/d;POC 入海通量分别为 61.07 t/d 和 79.47t/d;PN 入海通量分别为 13.00 t/d 和 20.81 t/d;溶解无机氮主要以 NO3--N 为主,其汛前、汛后入海通量分别为 77.21 t/d 和 159.87 t/d。4、黄河尾闾河道及河口悬浮物中有机质 δ13C 表现为水生植物特征,主要来 源于藻类,可能是河水与海水中浮游藻类的结果。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 δ13C 表 现为水生植物和 C4 植物的特征,主要是藻类和挺水植物,其中藻类占优势。可 能是河水和海水本身藻类和陆生植物的沉积。河道及河口悬浮物中 TN 来源比较 单一;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为混合源。TN 中主要为有机氮,无机氮含量少,沉 积物中 TN 受人为干扰影响大,可能有有机化肥农药的输入。5、黄河口 pCO2 在盐度小于 7.5‰范围内产生亏损现象,在盐度高于 7.5‰ 区域趋于稳定,主要原因使在低盐度区发生碳酸盐的沉降,高盐度区,海水稀释 作用明显。pCO2 分布主要受温度、盐度、叶绿素-a 和 DIC 的影响,其累计贡献率达 89.37%。黄河口春季和冬季表现为 CO2 的源,秋季和冬季表现为 CO2 的汇,春夏秋冬各季节每天 CO2 在水-气界面的交换通量分别为 0.34mol、0.17mol、 0.3mol、0.43mol,全年河口向大气释放 CO2 量约为 109.5 亿 mol。关键词:黄河口;碳;氮;同位素;二氧化碳AbstractCarbon and nitrogen cycles is the central part of material and energy flows in the riverway and estuary region. In this paper, with multiple voyage continuous sampling observation system, we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rule before and after flood season, and input flux of different forms of carbon and nitrogen in the Weilv riverway and estuary of the Yellow River. Moreover, we analyzed the effect of terrestrial carbon input on the CO2 emissions in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by the technology of stable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Mainly influenced by water volume and mixing process between salt and fresh water, in the Weilv riverway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concentra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计算机辅助织物组织识别系统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docx
- 黄河下游后备流路分析-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docx
- 肌筋膜神经再生室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断离面神经的实验研究-耳鼻咽喉科学专业论文.docx
- 驾驶人危险感知及影响因素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docx
- 环境因子对贝类几种免疫因子影响的研究临床兽医学专业论文.docx
-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规划分析-控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建筑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黄家湖水环境质量评价及趋势分析-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藿香桂枝汤对外感夹湿型感冒的临床研究-中医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黄土湿陷性对既有地铁结构受力影响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论文.docx
- 灰色系统理论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研究-农业推广·种植专业论文.docx
- 计及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智能家庭能效管理系统研究-电气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计算机接口加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计算器的电路设计及算法研究-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论文.docx
- 贿赂犯罪中“不正当利益”的认定-法律(刑法)专业论文.docx
- 计算机网络流量流体模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论文.docx
- 黄山短尾猴交配选择的初步研究-生态学专业论文.docx
- 霍尔推力器缓冲区磁场设计-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论文.docx
- 环流推流式反应器脱氮除磷特性及脱氮动力学的试验研究-环境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货车故障图像显著特征识别算法研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