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萧·南有嘉鱼之什·小雅·诗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有嘉鱼之什 蓼 萧 诗经 小雅 再 见! * 云库 专业PPT/商务演示设计制作 《蓼萧》是《诗经》里面《小雅》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祝颂诗,表达了诸侯朝见周天子时的尊崇、歌颂之意。全诗层次分明,抒写有致,章章推展,于叙事中杂以抒情,并带有明显的臣下语气,所以,无论内容或是形式,均体现出雅诗的典型风格。因表现的是诸侯对天子的祝颂之情,未免有些拘谨,有些溢美,比起健康活泼、擅长抒发真情实感的民间风诗来,在艺术与情感上,可取之处便少了许多! 作品介绍 蓼 萧 【题解】诸侯在宴会中歌颂周天子,祝他令德长寿,万福俱集。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既见君子,鞗革冲冲。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注释 1、蓼(路lù):长且大。《毛传》:“蓼,长大貌。萧,蒿也。” 2、湑(许xǔ):清澈。《毛传》:“湑湑然,萧上露貌。” 3、写:倾吐。《郑笺》:“既见君子者,远国之君朝见于天子也。” 《毛传》:“输写其心也。” 4、燕:《集传》:“燕,谓宴饮。” 5、誉:欢乐。苏辙《诗集传》:“誉、豫通。凡《诗》之誉皆言乐也。” 6、瀼瀼(嚷rǎng):盛貌。 7、龙:宠,荣。《毛传》:“龙,宠也。”《郑笺》:“为宠为光,言天子恩泽光耀被及己也。” 8、忘: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五:“亡犹己也。作忘者假借字耳。” 9、泥泥:《毛传》:“泥泥,露濡也。” 10、孔燕:《郑笺》:“孔,甚。燕,安也。” 11、岂弟(凯替kǎitì):和易近人。 12、寿岂:《集传》:“寿岂,寿而且乐也。” 13、浓浓:《毛传》:“浓浓,厚貌。” 14、鞗(条tiáo)革:皮革所制的缰绳。陈启源《毛诗稽古编》:“鞗革,辔也。以丝曰辔,以革曰鞗。鞗之有余而垂者曰革。……革末以金饰之。” 15、冲冲:垂饰貌。 16、和鸾:《集传》:“和、鸾皆铃也。在轼曰和,在镳曰鸾,皆诸侯车马之饰也。” 17、攸:所。《集传》:“攸,所;同,聚也。” 白话翻译 香蒿长得高又长,露落叶上最清凉。如今有幸见君子,我的心情真舒畅。举杯饮酒又笑谈,快乐相处喜洋洋。香蒿长得高又长,露珠晶莹落叶上。如今有幸见君子,受宠沾荣脸有光。君子盛德无差失,祝君长寿永无疆。 香蒿长得高又长,露落叶上水沾衣。如今有幸见君子,心情安详又欢喜。宜作兄长宜作弟,美德高尚乐无已。 香蒿长得高又长,露落叶上水汪汪。如今有幸见君子,金饰马勒闪闪亮。车上铃儿叮当响,福禄聚集你身上。 讲解 这是一首典型的祝颂诗,表达了诸侯朝见周天子时的尊崇、歌颂之意。 诗四章,全以萧艾含露起兴。萧艾,一种可供祭祀用的香草,诸侯朝见天子,“有与助祭祀之礼”,故萧艾以喻诸侯。露水,常被用来比喻承受的恩泽。故本诗起兴以含蓄、形象的笔法巧妙地点明了诗旨所在:天子恩及四海,诸侯有幸承宠。如此,也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完全是一副诸侯感恩戴德、极尽颂赞的景仰口吻。 首章写初见天子的情景及感受。“既见君子,我心写兮”,似是日日夜夜,朝思暮盼,今日终遂心愿后的表述。因为在诸侯看来,入朝面君,无疑是巨大的幸事,一个“写”字,形象地描画出诸侯无比兴奋、诚惶诚恐、激动得难以言表的感受。因此,当他们与天子共享宴乐之时,便争相倾吐心中的敬祝之情,完全沉浸在圣洁的朝圣之乐中。 讲解 二、三两章进一步描写君臣之谊,分别从诸侯与天子两方面落笔。对诸侯而言,无疑应感谢天子圣宠,“为龙为光”,这当然是“其德不爽”的结果。故最后祝天子“寿考不忘”;对天子而言,则是描写其和乐安祥的圣容及与臣下如兄弟般的深情。可以说抓住了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方面,恰如其分地刻画出了天子的风仪及修养。这样可亲可爱的天子,怎能不受到臣下的拥戴与崇敬? 末章借写天子离宴时车马的威仪进一步展示天子的不凡气度。看那威风凛凛的高头大马,听那叮当悦耳的铃声和鸣,威而不滥,乐而不乱,恰恰表明天子不仅能够泽及四海,而且可以威加四夷,因此,他才能够集万福于一身,不愧受命于天的真命天子! 全诗层次分明,抒写有致,章章推展,于叙事中杂以抒情,并带有明显的臣下语气,所以,无论内容或是形式,均体现出雅诗的典型风格。因表现的是诸侯对天子的祝颂之情,未免有些拘谨,有些溢美,比起健康活泼、擅长抒发真情实感的民间风诗来,在艺术与情感上,可取之处便少了许多! 讲解 最后顺便说一下,本篇《毛诗序》谓诗旨乃颂天子“泽及四海”,以之为宴远国之君的乐歌,朱熹则以为此乃“燕诸侯之诗”(《诗序辨说》),“诸侯朝于天子,天子与之燕,以示慈惠,故歌此诗”(《诗集传》)。吴闿生《诗义会通》又说:“据词当是诸侯颂美天子之作。”本文取吴闿生说。

文档评论(0)

喵咪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