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病理制片技术 王彦芳.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实用病理制片技术 王彦芳 2011 年12 月 - 1 - 目 录 第一章 组织标本的处理 第一节 取材 第二节 组织的固定 第三节 脱钙 第四节 组织的冲洗 第二章 石蜡包埋技术 第一节 脱水 第二节 透明 第三节 浸蜡 第四节 包埋 第三章 切片技术 第一节 切片刀和切片机 第二节 石蜡切片的制作 第四章 染色技术 第一节 染色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染料的分类 第三节 苏木素-伊红染色原理及试剂配制 第四节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步骤 第五节 封固剂 第五章 特殊染色技术 第一节 结缔组织染色法 第二节 脂类染色法 第三节 糖原及粘液染色法 第四节 色素染色法 第五节 神经组织染色法 第六节 核酸及核蛋白染色法 第七节 肌肉组织染色法 第八节 病原微生物染色法 第九节 病理的内源性沉着物染色法 第十节 内分泌细胞染色法 第十一节 单种、脱落细胞和性染色质染色法 第十二节 骨及软骨组织染色法 第十三节 血液及造血组织染色法 第十四节 酶类染色法 附录一 附录二 - 2 - 第一章 组织标本的处理 随着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切片技术经过不断地改进而逐渐的完善起来。现代切片技 术不仅是病理检验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生物形态学微观结构研究的 一个重要方面。 制作切片的主要过程有: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和封固。 第一节 取 材 取材是制作切片程序中的首要步骤。取材不当,将直接影响病理诊断和科研工作的效 果。组织标本的选用非常重要,随意的切取组织来制作组织切片,病理检验的结果是不会令 人满意的。 一、取材工具:切取组织时,应用锋利的刀、剪,刀刃宜薄,并足够长。切取组织块时, 一般从刀的根都开始,向后拉动切开组织,避免用钝刀前后拉动或用力挤压组织。用镊子夹 取组织时动作应轻柔,不宜过度用力,否则会挫伤或挤压组织,引起组织结构的变形和损伤。 应避免使用有齿镊。 二、标本的选取:应选择病变或可疑病变的组织,必要时选取病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 切取标本的原则是求准而不是求量多,切取组织宜小不宜大,大小以不超过 1.5×1.5×(0.3~ 0.5)cm3 为宜。 1. 为使组织切片的结构清楚,取材要及时。对于外科切除的较大标本,如胃,肺,肠等器 官,最好先固定再取材。 2. 取材时对大体标本照相或绘制图象,仔细描述。一般应包括大小,形状,硬度,颜色, 病灶(或可疑病变)部位等。对所取的组织应定位编号。 3. 切取组织块时,尽量避免挤压损伤。对典型或具有教学和科研价值的大体标本,不能因 取材而对标本造成人为的“病变”。肠粘膜组织上沾有少量粪便,也不应以手拭去或以 水洗去。 4. 切缘的组织块应尽量防止其弯曲扭转,如胃肠等组织,应先平展于草纸上,待粘着以后 慢慢地放入固定液中。固定液的量要充足,一般不应少于固定组织体积的 10 倍。 5. 应在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采取组织。组织形状最好为方形或长方形状,这样有利于制 片。组织厚薄要均匀。组织块的厚度影响固定的速度,如果组织厚薄不均,在脱水时将 会引起标本变形或卷曲,影响制片。 6. 小标本的处理方法 胃镜材料和穿刺材料,一般组织块较小,宜用易透水的薄纸包好, 在取材时将标本染上伊红液,防止包埋时遗失。 7. 取材时应包括各脏器的重要结构,如肾脏组织包括皮质部分和髓质部分。在有浆膜的脏 器(如胃等)组织块中,要至少有一块带有浆膜。 8. 组织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