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动物的给药技术 10生51 XX 实验动物的给药技术: 给药是各类比较医学动物实验和生物检定中的重要操作,实验动物给药技术主要包括给药剂量和给药量的确定、给药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以及给药操作。 第一节 给药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大鼠、小鼠和地鼠的给药技术 第三节 豚鼠的给药技术 第四节 兔的给药技术 第五节 犬的给药技术 第六节 猪的给药技术 第七节 猕猴的给药技术 第一节 给药前的准备工作 一、给药剂量的确定 给药剂量是指单位体重所给予药物(或受试物)的量,通常按mg/kg体重或g/kg体重计算。药物的药效和毒性大多有剂量依赖关系,达到同样作用的给药剂量又因动物种属、年龄和给药途径而不同。 (一)种属 各种动物对同种药物的反应性大多存在种属差异,这和药物在不同动物体内不同的代谢途径及代谢率等因素有关。动物实验中,常需在不同种属动物之间(或人类和动物之间)进行给药剂量的换算,即根据一种动物的已知剂量计算出另一种动物的等效剂量。 换算方法有:按种属估算 、按体表面积换算 、按体型系数换算 。 (二)动物年龄(日龄) 大多数药物或毒物通过肝脏的微粒体酶系统进行生物转化,幼龄动物的微粒体酶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功能不全,故对药物的敏感性通常较强,给药剂量一般应小于成年动物。 (三)给药途径 从不同的途径给药时,药物的代谢途径和速率可能不同,由此影响动物的反应性。如以口服剂量为100,则灌肠的剂量应为100一200,皮下注射剂量为30一50,肌内注射剂量为25—30,静脉注射剂量为25。 二、给药量的确定 给药量指一次或多次给予一个动物的药物(或受试物,以下同)总量,和给药剂量是两个不同的给药参数。给药量是给药剂量和动物体重的乘积,给药剂量是确定给药量的依据。大多数情况下药物以液体剂型给予,则给药量表示给药的体积(volume),以ml为单位,若为固体或膏体则以g为单位。 注:给药前须知晓动物在某种给药途径下能够耐受的最大给药量,尤其是液态药物的给予,只有确定了给药量(容量)才能确定药物的配制浓度,给药量过大可危及动物健康甚至生命,也可使药物不能充分发挥药效,如灌胃容量超过胃的负荷时药物快速通过胃进入小肠,或导致食物反抗、胃扩张甚至破裂,静脉注射量过大容易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通常静脉注射量宜小于体重的1/100,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和腹腔注射的容量宜术超过体重的1/40。 三、给药途径和方法的确定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主要有经消化道给药、经呼吸道给药、经表皮或黏膜渗透给药,血管内给药,经组织(肌内、皮内)给药,腹腔给药和一些特殊部位给药等,确定了结药途径后再视不同的给药途径采用不同的方法,有注射、涂抹、吸入等。给药途径的选择需要考虑动物种属、对药物吸收和分布要求、药物性质、给药量等因素。 不同的给药途径下,由于药物进人体内和转化、排出的机制不同,导致药物的吸收途径、吸收速率、分布范围和代谢差异很大。如经消化道给药(实验动物常用灌胃或者口服)时药物可能被消化酶破坏而失去作用。 注射给药是最常用的一大类给药方法,包括多种注射途径。其中,血管内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可在最短时间内分布到全身,并减少其他途径给药时药物在吸收过程中的各种变化,静脉内注射和静脉点滴是最常用的血管内给药。腹腔内注射时药物通过腹膜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由于吸收面积大,速率也较快,仅次于血管内注射。皮下注射和肌内注射时,药物均通过微血管吸收,但肌内注射的药物吸收速率比皮下注射更快。是不同注射给药途径下药物吸收速率由快至慢依次为静脉内注射>腹腔内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 给药途径和给药量有密切关系,如血管内注射和腹腔内注射的量可稍大,但肌内、皮内注射的量通常很小,灌胃给药则必须在动物胃容量负荷内并尽量不影响动物正常食欲。 下表总结了常用的实验动物给药途径及其在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给药器材的确定 大多数给药都需借助合适的器材或者器械,如灌胃时需采用灌胃针(管),有的动物还需要开口器。吸入给药需要特定的吸人装置,各种注射给药需要选用合适的注射器等。 实验动物常用的注射器规格有1、2、5、10、20、30、50、100ml等,针头的常用型号有4.5、5、5.5、6、6.5、7、8、9等。 注:为减少注射带给动物的疼痛,应尽量选择细小的针头,为精确控制注射量,应选择容量稍大于注射量的注射器。 五、受试药物的配制 给药前通常需将受试药物配制为合适的浓度和剂型。配制受试药物所用的溶剂、助溶剂、赋形剂应无毒,不与受试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不改变受试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 常将受试药物配制成以下剂型 :水溶液、油溶液、混悬液、乳剂、有机溶剂 第二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