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狂犬病中山大学传染病学教学课件.ppt

课件:狂犬病中山大学传染病学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狂犬病中山大学传染病学教学课件.ppt

预 防 1、管理传染源 犬的管理为主,病死的动物应予焚烧或深埋处 2、伤口处理 以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彻底清创,然后用70%酒精及浓碘酒反复消毒,伤口一般不予缝合。 伤口在头颈部、手指或严重时,除用疫苗外,还需用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周围行局部浸润注射,每次40IU/Kg。 过敏者进行脱敏。 预防接种 1、细胞培养疫苗 地鼠肾细胞 0、7、14D/0、3、7、14D, 人二倍体细胞 剂量方案D 给药途径 推荐单位 0,3,7,14,30,90, im WHO 0,7,14,21, im CDC 0,3,7,14,28, im Plotkin等 2、免疫血清 3、其他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狂 犬 病 RABIES 中山医科大传染病教研室 梅咏予 概 述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病死率几乎达100%。 病 原 学 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负链RNA病毒。 包膜糖蛋白-中和抗体 三种抗原 核衣壳、核蛋白-补体抗体 血凝素-HI抗体 致 病 性 二株病毒 野毒株/街毒株: 毒力强,潜伏期 长,对各种动物致病。 固定毒株 :毒力弱,潜伏期短, 无致病力,有抗原性。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是狂犬,其次是猫、猪及牛、 马等家畜和野兽等温血动物。 二、传播途径 咬伤、伤口、抓伤、 舔伤的黏膜和皮肤而侵入。 三、易感性 与发病有关的因素 咬伤部位, 咬伤程度, 咬伤先后, 衣着厚薄, 咬伤后局部处理情况, 注射狂犬疫苗有关, 发病机理 狂犬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 组织内小量繁殖期 侵入中枢神经期 沿神经的轴索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展,至脊髓的背根神经节再大量繁殖,入侵脊髓并很快到达脑部。主要侵犯脑干、小脑等处的神经细胞,一般不进入血流。 向各器官扩散期 病毒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扩散。 病 理 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以大脑基地面海马回和脑干部位(中脑、桥脑、和延髓)及小脑损害最为明显。 特征性病变 嗜酸性包涵体,称内基小体(Negri body)为狂犬病毒的集落,在神经细胞浆内,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后呈樱红色,具诊断意义。 临床表现 潜伏期 5日至19年或更长 一、前驱期 低热、卷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类似感冒,出现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最有意义的早期症状:在愈合的伤口及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异样感觉。本期持续2~4日。 二、兴奋期或痉挛期 狂躁型 高度兴奋,极度恐怖表情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体温升高。严重发作时可出现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因呼吸肌痉挛致呼吸困难和发绀。并出现交感兴奋的表现。本期约1~3日。 麻痹型 脊髓或延髓受损为主,呈横断性或上升性脊髓炎表现,在我国少见。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三、昏迷期或麻痹期 肌肉痉挛停止,全身弛缓性瘫痪,由安静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本期一般为6~18小时。 本病全程一般不超过6日。 犬狂犬病 潜伏期10天~6个月 发病初期有行为改变、尾巴下垂、无精神、进食少、对主人冷淡,2日后进入兴奋状态。从发病到死亡约3~7日。 实验室检查 一、血尿常规及脑积液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轻度蛋白尿,脑脊液压力正常或稍高,细胞数增多及蛋白质稍高,糖及氯化物正常。 二、免疫学检查 抗原检测 荧光抗体检测脑组织涂片、角膜印片、冷冻皮肤切片中的抗原。 抗体检测 中和抗体和荧光抗体对未接种疫苗者有诊断价值。 三、病毒分离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