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宽行条播 植株较大的作物,单株要求营养面积较大,生长期间需要中耕除草,多采用宽行条播。如棉花等作物,行距一般在45-70cm左右, 出苗后再在行内按一定距离去掉多余的苗,称为间苗。 (2)宽窄行条播 又称“大小垄”或“对垄”。窄行可以增加植株密度,宽行便于田间管理,并有利于作物生长后期通风透光,高产田常利用这种播种方式。 3.穴播 又称点播,是在宽行条播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播种方式,在行内每隔一定距离,穴播数粒种子,出苗后也需间苗。 4. 精密播种 (1)精密播种的概念 精密播种是指按栽培要求的精确种子粒数、株距行距及种子在土壤中的位置把种子准确播入种沟或种穴,使其享有土、肥、水、温、气、光照等基本相同的生长条件。 * 种行土壤精细加工,给所播的种子营造最佳的种床。 * 精确施肥,将所施的种肥按肥、种定距分开,要求施入种子下部或旁侧,为促种出苗提供足够养分。 精密播种应配套实施: * 选用高质量优良品种的种子播种,保证苗势整齐一致。 推行精密播种技术的先决条件是种子品种优良而且质量好、纯度高,种子的发芽势不低于80%,发芽率不低于95%。降水量少于500mm的地区,需要有灌溉条件。土质以壤土最适宜。 精密播种技术在农业生产实际中应用还取决于播种作业机具,机具性能和作业质量效果决定于两个关键的部件——排种器和开沟装置。 2. 我国精密播种技术的发展 我国对农作物精密播种技术的研究应用从80年代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主要采用以精密播种为主攻方向,以减少播量逐步过度到精密播种为重点的精量半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 “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是人们对“精密播种”、“合理均匀稀播”等通过专用播种作业机具,将种子严格按播种农艺技术要求播入土壤三维空间的适合位置等播种新技术的俗称。 目前,该项技术主要在大豆、棉花等主要作物生产上推广应用。 棉花等中耕作物的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如地膜棉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等。 精量半精量播种和育苗节种的优点: (1)协调了作物群体和个体关系,既保证种植密度,又发挥个体生产潜能 。 (2)播种时考虑到提高种子价值,培育健壮齐整的幼苗,改善了大播量作物争肥争水而出现的苗不齐不壮的现象。 (3)作物良种的用量下降,同时产量比常规播种法增加。 烟草以育苗移栽为主,油菜、棉花、玉米等作物在复种指数高的地区采用较多。 (四)育苗移栽 1. 充分利用土地和季节,提高复种指数,缓和 前后作的季节矛盾,不误农时; 2. 苗期集中培育,可精细管理,培育壮苗(秧); 3. 集约经营,可以节约用水,肥、农药,增加 防寒设备,不误农时; 4. 可按计划移栽,保证合理密度,苗全苗壮。 育苗移栽的意义在于: 二、施肥 为保证在作物整个生长期内都能吸收利用肥料中的营养物质,需采用以下的不同施肥方式: 1. 基肥 2. 种肥 3. 追肥 结合翻耕整地施入土壤的肥料。 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迟效与速效结合。缺磷的土壤在基肥中增施磷肥。 一般基肥施用量为总施肥量的50%以上。 1. 基肥 在播种或移植时,面施、条施、穴施或拌种施用的肥料。主要满足作物初期生长的养分要求,用量不宜过多,以氮素化肥为主,或氮、磷肥配合施用。 2. 种肥 为调节作物生长期内营养水平与营养比例变化所施用的肥料。多采用速效性化肥或腐熟的有机肥料。 3. 追肥 三、灌溉 (一)作物需水量 (二)灌溉定额 (三)灌溉方法 1.地上灌溉:畦灌、沟灌、淹灌 2.地下灌溉 3.喷灌 4.滴灌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需要水、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外,还需要一些微量的具有生理活性,能够调节和控制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物质,这些物质叫植物激素。 由人工合成的具有类似植物激素作用的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四、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一)植物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植物激素,也称天然激素(内激素), 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含量甚微,多以微克(μg)表示(1μg=10-6g)。天然激素常常产生于植物体的不同部位,产生后还能进行转移。目前已经知道植物体内的天然激素有五类: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乙烯、脱落酸 1.生长素 (吲哚乙酸,IAA) 主要集中分布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