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概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毒理学发展简史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一些动植物的有毒作用就已有认识 1550 BC已有文献记载 在16世纪,瑞士著名医生Paracelsus提出有毒物的剂量反应 “Everything is a poison…it is only the dose that makes it not a poison” 18世纪西班牙化学家和生理学家Bonaventura Orfila:现代毒理学的奠基人。 ---组织和体液中的毒物的化学分析鉴别 ---试验动物的系统应用 毒理学在19世纪得到快速发展 关于《寂静的春天》 Silent Spring Rachel Carson (生物学家) 1962 DDT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 ) 《我们被偷走的未来》 Our Stolen Future Colburn, Dumanoski, and Myers, 1996 内分泌干扰物 (endocrine-disrupting compounds) 网站: Our Stolen Future 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进入环境,使环境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物质,侧重于环境、生态系统。 外源性化学物:侧重于生物个体,外界物质对生物个体产生的危害。 毒物:是一个相对的术语,在某种给予途径及剂量条件下,任何一种化合物都可显示有害作用。 农药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磷酸酯类(敌敌畏、敌百虫)、硫代和二硫代磷酸酯(乐果、对硫磷)、磷酰胺和硫代磷酰胺(甲胺磷、焦磷酸酯)。 甲脒类农药:杀螨剂、杀虫剂、杀真菌剂、除草剂、杀线虫剂等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西维因、呋喃丹、异丙威、禾大壮 其它农药:鞣化过程抑制剂、GABA受体抑制剂、细胞分裂抑制剂 EPA优先污染物表中有20种农药 各种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硼酸、甲酸、水杨酸、二碳酸酯、丙酸酯、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 杀菌剂 抗氧化剂 食用色素 发色剂和漂白剂:亚硝酸钠、硝酸钠。 香精香料 调味剂:谷氨酸钠、糖精 药物 药物与毒物的差别主要在于剂量的差异 化妆品与洗涤剂 化妆品:造成经皮肤吸收的一般性危害;对皮肤产生原发刺激;产生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导致光敏性皮肤损害;一些有害物质具有诱变性和致癌性。 合成洗涤剂 金属 列在EPA优先污染物表中的金属有12种:砷、铍、镉、铬、铜、铅、汞、镊、硒、银、铊及锌。 各种生物毒素 军事毒物 化学武器(chemical weapon)是化学战剂、化学弹药及其施放器材的合称。 化学战剂(chemical warfare agents,CWA)或简称毒剂:军事对抗中用以杀伤对方有生力量、牵制和扰乱对方军事行动的有毒物质的统称。 化学弹药(chemical munitions):装填有CWA的弹药,合称为化学弹药 (二)环境污染物对机体作用的特点 1、接触剂量小 2、长时间内反复接触甚至终生接触 3、多种污染物同时作用于机体 4、接触人群的易感性差异较大 (三)环境污染物与机体的交互作用 环境毒理学研究的三个层次 对个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 对种群的损害作用及防治措施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防护 环境生态毒理学 六、研究内容 环境毒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环境化学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规律及其对人体的一般毒性作用与机理; 环境化学物及其转化产物对人和哺乳动物的致突变、致癌变、致畸变等特殊毒性作用与机理; 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定方法,包括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代谢试验,蓄积试验,繁殖试验,迟发神经毒试验以及致突变试验、致癌试验和致畸变试验等; 各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损害作用的早发现、早防治的理论、方法和措施。 七、研究目标 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危害及其剂量—反应关系,进行毒性和安全性评价 毒性试验采用在现实中不可能有的高浓度、大剂量、强制性给予剂量,不存在绝对安全的物质 发现毒性并不是研究目的,而弄清不能出现毒性的条件,例如推算最大无作用量,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从这一点上讲,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和安全学的研究有着密切联系 仅就毒理学本身而言,不能进行利益—危险的评价,但提供关于生物体健康危险度的资料是毒理学的任务 阐明环境污染物毒作用机理及影响其毒作用的各种因素,探索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健康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为制定环境标准、环境卫生标准,为预防、治疗环境污染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 动物模型选择的依据: (1)动物模型对于一定环境因子的反应尽可能与目标生物的反应相近。 (2)具有经济可行性。 (三)流行病学调查与生物调查 采用医学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根据动物试验的结果及对环境污染物毒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