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长3月份华与华方法读书笔记《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沃特尔翁.docVIP

学习成长3月份华与华方法读书笔记《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沃特尔翁.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成长_3月份_华与华方法读书笔记:《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沃特尔 翁 作者:华杉 经常有博友在微博上问我读什么书,要我推荐书,每次我推荐后,都有很多朋友马上去买去读,之后又有人来跟我吐槽,哪些哪些书太晦涩太难懂之类。我想想就在博客上开一个读书笔记的栏目,把我自己的阅读收获整理出来,并结合华与华的案例做一些讲解,如果能对博友们有帮助,就是我很大的快乐了。 我写读书笔记的书目,也就是华与华方法的参考书目。 第一本,今天写沃特尔翁的《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 华与华方法是传播学的方法,品牌、广告,是传播学,这好理解。华与华对战略和产品的理解,也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并且用传播学的方法解决。比如我们说一切战略都是话语战略,产品就是一个话语体系等等。 在传播学当中,华与华特别关注的是媒介环境学派。《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的作者沃特尔翁,是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算是第二代,第一代开山之主是麦克卢汉。 在今天这个媒介变革的互联网时代,媒介环境学有着最强的现实意义。我强烈推荐所有的企业家,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家,还有政府官员,都一定要至少读两本媒介环境学派的书。比如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尼尔波斯曼的《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中文版的媒介环境学派的书,几乎全部是深圳大学的何道宽教授翻译的,各位可以去当当网找到。 媒介环境学派的事儿就不展开说了,进入今天的主题。 沃特尔翁: 1、 语言的口语属性。 先有语言,后有文字。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 语言是一种口语现象,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提醒人们注意“口语的首要地位”。口语是一切交流的基础。他要人们克服把文字当成语言基本形态的顽固偏向,因为“文字既有用,又有缺陷和危险。” 索绪尔还指出:文字是对口语的补充,而不是言语的转换器。 2、 语言的首要属性是语音。 语言的有声属性是压倒一切的,在历史上数以万计的语言中,大约只有106种语言曾经不同程度地使用过文字或产生了文学,绝大多数的语言根本没有文字。现存的大约三千种语言,只有78种有文字。在我们今天每个人的语言里,还有大量没有文字的方言。 词语并非由字母或中文的偏旁部首组成,而是由音节组成。 华与华方法: 3、 品牌命名要用听觉词语 在华与华方法《企业话语学》中,我们专门强调了命名的听觉属性。 比如陆地巡洋舰,一听就明白。兰德酷路泽,就把人听糊涂了。 在华与华方法中,曾经讲到测试名字的“电话测试法”,就是在电话里跟人说你的名字,看看费劲不费劲。 比如上海西郊的两个别墅区,一个叫西郊庄园,电话里一说就明白了。另一个叫兰乔圣菲,你就得花十分钟在电话里跟快递员解释这是个什么东西,兰花的兰,乔布斯的乔,不知道乔布斯?就是三国演义里那个大乔小乔的乔,不知道大乔小乔?就是大桥的桥少一个木字旁。哪个大桥?就是公路上过河的那个桥,再少一个木字旁。神圣的圣,菲,非常的非加一个草字头。这个花园就叫这个名字?这就是一个花园的名字?对,这就是花园的名字。然后你还没解释完快递员已经把前面的忘了。 名字为什么要听觉词语,还因为“名”本身就是为听觉而生的,不是视觉的: 《说文解字》解释说:“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思是说,在早期的社会交往中,人们白天相见,可能通过形体、面貌、声音相互识别。一旦到了晚上,相互看不清楚,就只能通过自报名字来区分你我了。 沃特尔翁: 4、 荷马史诗的“编织”。 对口语文化的研究,始于2000多年对荷马史诗的持续研究。 一个困惑:没有文字记录,那行吟诗人如何能创作并背诵数以万行的诗歌?难道古人的记忆力比现代人要强那么多?难道他们都是超级天才? 哈佛大学米尔曼帕利教授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原来长篇的史诗不用死记硬背,行吟诗人不是在写诗,而是在“编织诗歌”,希腊词rhapsodize的意思就是“编织诗歌”!数万行荷马史诗的编织,是靠全套的预制件,去拼装、组装而成。而这些预制件,包括套语、名号、程式、主题、场景等等。 所以说荷马史诗是靠一些预制的片语编织和拼凑,荷马不是一个创新的诗人,而是一个装配线上的工人。 其实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预制件拼装和编织,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熟悉,比如007的电影,完全就是在一个生产线上把固定的套语、名号、程式、主题、场景等等快速拼装起来,而人们永远会买单。而三千年前,荷马史诗就这么干了。 5、语言根植于口语之中,文字却永远把语词禁锢在一个视觉领域。 华与华方法 6、广告是口语文化。 华与华营销博客之前有一篇文章:《华与华方法:广告首先是生理学,然后才是心理学》,其实就是讲广告是口语文化的问题,节选如下: 1) #华与华方法#书面语言只属于眼睛,口语属于眼睛、耳朵和嘴巴。 2) #华与华方法#口语的广告价值是书面语言的100倍。 这就是我说的生物学问题,或者你可以说它是哲学问题、语言学问题、符号学问题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