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各省征兵数量统计情况-ipv4地址数量统计情况.docVIP

抗日战争期间各省征兵数量统计情况-ipv4地址数量统计情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日战争期间各省征兵数量统计情况|ipv4地址数量统计情况   抗日战争时期是一段壮烈的历史,在我国各个省份中是怎么征兵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各省的征兵情况,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     抗日战争各省出征兵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重庆,广西是大后方补充兵源最多的地方,也就汉奸最少的省。   现在大部分人都说汉奸最多的省是东三省,这是表面上普遍的看法,其实恰恰相反东三省沦陷区中汉奸最少的。   首先,9.18时东北军受命撤离东北,虽说被指责不抵抗的骂名,但这不是汉奸,留下的东北军残部大部分转变成抗日义勇军,当伪军的很少,我们误认为伪满洲国军是汉奸组成的,其实伪满洲国军是满人和少数蒙古人组成的军队。   第二,9.18以后日本统治下的东北,也就是   伪满洲国,不像关外沦陷区那样残暴,不能说是太平但相对安定,没有像关外那样到处都是汉奸。   汉奸最多的省是,河南省。   河南战役,五万名士兵被自己的同胞缴械 我们看的电影1942灾民, 宁肯饿死当鬼呢?还是不饿死当亡国奴呢?我们选择了后者。   美国作家布赖恩.克罗泽写的《蒋介石传》都有记载,看了令人不得不信河南农民的确是帮助日军消灭了本国部队。  抗日战争各省出兵最多的省份   1广西,刚军著称的桂军,1200万人口,抗日出兵人次达100万人,人均最多,也最善战。   2四川,一句话无川不成军,当时四川六七千万人口出兵人次达300万人。   3湖南, 湖南当时只有3000万人口,出官兵230万,淞沪会战湖南一省出兵占中方总兵力的1/6。国军五大主力至少有两支是湘军。抗战第一年日军已经打东北到湖北,之后硬是被拖在湖南拖了七年,最后连受降地点都在湖南。  抗日战争伤亡最多的省份   战斗中的川军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立即向中央和全国通电请缨抗战:“和平果已绝望,除全民抗战外,别无自存之道,要求当局早决大计,甫澄愿率川军供驱遣抗敌!”不久,在南京召开的国防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上,刘湘慷慨激昂,再次声明:“四川为国家后防要地,今后长期抗战,四川即应负长期支撑之巨责。四川竭力抗战,所有人力、物力,无一不可贡献国家……”刘湘又发表《告川康军民书》,对全省作出动员:“……中华民族为巩固自己之生存,对日本之侵略暴行,不能不积极抵抗!凡我国人,必须历尽艰辛,从尸山血海中以求得最后之胜利!……四川为国人期望之复兴民族根据地与战时后防重地,山川之险要,人口之众多,物产之丰富,四川7000万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   8月,各路川军将领集议抗战事宜,决心放弃前嫌,统兵14个师,开赴抗日前线。   为抗日,川军执行了蒋介石“军队国家化”的指令,接受了国民政府的整编。而一心想插手四川的蒋介石以几道军令,把刚出川的川军分得个七零八落。从此,川军的足迹遍布了全国的抗日战场,几乎所有的对日大会战中,都有川军将士的身影。民族危亡之际,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忍辱负重,慷慨赴死,以劣势武器,无数次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进行殊死决战。根据国民政府统计,川军在抗战时期的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伤亡总数的1/5,居全国之冠!   川军前脚出川抗日,国民政府后脚迁都到了重庆。到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近8年时间,四川一直承载着各种超负荷的负担。四川人民却始终毫无怨言,一边节衣缩食、勒紧裤带支援政府抗战,一边含泪把近300万子弟再送前线……   由于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的落后,军队一直伤亡惨重。经过几次大会战,军队兵额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而沦陷区越来越大,可以征兵的地域越来越小,甚至有的地方兵源几近枯竭。大后方,尤其是四川,成为了最大的兵源基地,征兵任务一直十分沉重。在四川大规模的征兵活动中,虽然一些地区出现了“抓壮丁”的现象,但那并不代表主流。   很多四川民众送子上战场的故事催人泪下:   安县曲山镇青年王建堂与朋友分头串联了100个青年,向县政府请命杀敌。就在他们开拔前,县政府收到了王建堂的父亲王者成寄来的一面出征旗。当众人展开这面出征旗时,全都大吃一惊与祝愿亲人平安远征相反,这面由一块宽大的白布制成的大旗,居中写着一个大大的“死”字!出征旗的右上方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份上尽忠!”左上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匹夫有份。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四川兵在各战场都很受欢迎,他们吃苦耐劳,英勇善战,往往还没等到分配,就被各部队闻讯抢走。   1944年,为解兵源短缺之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上,以“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为号召,动员青年从军。这一年,四川多所大学校园内,宣传从军的标语随处可见,巡回演讲往来不断,操场上的“从军报名处”人头攒动,激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