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组织培养:在含有营养物质及植物生长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离体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并诱导使其长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2.细胞全能性:广义的细胞全能性指一个细胞发育成一个完整有机个体的潜能和特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指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分化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3.外植体:从植株上切离、用于培养的部分或器官称为外植体。
4.细胞悬浮培养:将细胞置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称为悬浮细胞培养。
5.茎尖培养:取植物茎尖组织放入培养液中进行的无菌培养。
6.花药培养:将花药接种到培养基上,使其中的花粉发育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
7.感受态:外植体细胞培养初期获得能被诱导形态发生的状态称为感受态。
8.脱分化:指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分裂机能,转变成分生组织细胞和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
9.再分化:指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对处于脱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进行培养,诱导其形成新的植物体的过程。
10.愈伤组织:植物外植体脱分化、经过细胞分裂形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11.器官发生:指培养细胞在适宜的诱导培养条件下形成不定芽和不定根等器官,形成完整植物的过程。
12.胚状体:非合子细胞经过胚胎发生和发育形成的胚状结构。
13.褐变:指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自身组织从表面培养基释放褐色物质,以致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外植体也随之进一步变褐而死亡的现象。
14.消毒: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15.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使之达到无菌保障水平。
16.接种: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将目的微生物移接到培养基质中的过程。
17.初代培养: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最初建立的外植体无菌培养阶段。
18.继代培养:将原有的培养物转移到新配制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的过程称为继代培养。
19.形态建成:外植体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经脱分化、再分化产生芽和根或者形成胚状体,发育成苗或完整植株的过程。
20.体细胞胚:又叫胚状体,是指离体培养条件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而形成的胚胎类似物。
21.胚培养:对植物成熟胚或幼胚进行离体培养,以获得发育正常的植株。
22.花粉培养:将花粉粒接种到培养基上,发育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
23.看护培养法:用一块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来看护单个细胞,促使其生长和增殖的方法。可诱导形成单细胞无性系。
24.原生质体:去除细胞壁后的裸露细胞。
25.原生质体融合:指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借以获得兼有双亲遗传性状的稳定重组子的过程。
26.无病毒苗:未被病毒感染,或经人工处理去除病毒的植物苗株。
27.人工种子:是将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体细胚包埋在含有营养成分和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出苗。
28.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即,一个物种的基因库)。
29.种质保存:通过自然或人为的技术措施,保护种质资源,使其不至于流失或灭绝。
30.超低温保存:在低于-80℃的温度下保存。通常超低温保存的介质有:超低温冰箱(-80℃)、干冰(-79℃)、液氮(-196℃),等。
31.体细胞杂交:又称体细胞融合,指将两个遗传性状不同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体细胞的过程。
32.炼苗:炼苗是在保护地育苗的情况下,采取放风、降温、适当控水等措施对幼苗强行锻炼的过程,使其定植后能够迅速适应露地的不良环境条件,缩短缓苗时间,增强对低温、大风等的抵抗能力。
33.分子标记:以生物体核酸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如,nDNA、cpDNA、mtDNA标记。
34.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使用限制性DNA内切酶消化某个DNA分子后出现的长度多样性。因其具有种质特异性而常用作遗传学的分子标记。
35遗传转化:(植物的遗传转化)又称植物转基因,是通过某种途径或技术(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将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的甚至是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基因组中,使之在受体细胞中得以正确表达和稳定遗传,并且赋予受体植物一个新的预期性状的技术体系。
36、Ti质粒:是存在于根癌农杆菌中的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共价闭合的dsDNA分子.
37、T-DNA :(百度)又称转移DNA,是农杆菌Ti(tumor inducing)或Ri(root inducing)质粒中的一段DNA序列,可以从农杆菌中转移并稳定整合到植物核基因组中,已成为植物分子生物学中广泛应用的遗传转化载体。
38、选择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概念青少版入门级B第一单元第一课.ppt
- 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整式的乘法测试题.doc
- 新版PEP五年级下册unit4-A-Let's-talk.ppt
- 新版-中考英语单选1000题.doc
- 新版PEP五年级下册Unit4-BLet's-talk课件.ppt
- 新版pep五年级下册-unit5-whose-dog-is-it.ppt
- 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小结与复习.ppt
- 新版PEP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5-B-let's-talk.ppt
- 新版PEP六年级英语下册unit4-A-Let's-learn.ppt
- 新版PEP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4-Part-A-Let’s-learn.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