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
唐 ( )
遼 北朝佛教史料述略 上
宋
金 陳志遠
元
史
論
叢
第
六
輯
、
一 問題之所在
本文的寫作來源於筆者研究中一個突出的感受 即北朝佛教史料的匱乏, 。
筆者的博士論文是探討南朝佛教史 可以利用的資料構成了一個立體的文獻,
。 《 》 , 《 》
群 比如我們可以從 出三藏記集 知道某部經典譯出的年代 從 高僧傳 知曉
, 《 》 《 》
攜來經本的僧人的修學地和來華路綫 由兩部護教文獻 弘明集 和 廣弘明集
看到此後中土的士人對這些新傳入的思想有哪些反應 從梁代編纂的佛教類書,
《經律異相 和文人題詠了解時人如何運用佛教的典故》 。
當筆者把目光轉向北朝和隋 就發現史料存在許多問題 一方面 記載北, 。 ,
朝佛教史的傳世史料成書年代相對較晚 而且由於北朝末期佛道鬥爭日益激,
烈 僞托十分普遍 不加甄别地使用這些史料十分危險 另一方面 儘管新出的, 。 ; ,
石刻和寫本資料拓寬了史料的範圍 但或許由於研究者佛教史和佛教文獻訓練,
不足 或許是受到 南朝重義理 北朝重實修 的傳統觀念束縛 對新出資料的解, “ , ” ,
讀往往集中在與世俗社會關涉較多的側面 而未能與佛教史的内在綫索緊密地,
結合。
本文有兩個目的 一是通過個人研究中的一些實例 分析傳世史料的轉抄: ,
關係 即對重要的幾種傳世史料做史源學的分析 審視其性質 二是在介紹石, , ;
刻 寫本資料研究現狀的基礎上 着重闡明其對佛教教團史 教理史研究的意、 , 、
義 探索新的研究路向, 。
232
北
朝
佛
教
、 史
二 傳世史料的轉抄關係
料
述
略
︵
《 · 》、《 》 上
1.魏書 釋老志 高僧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