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胁迫的荧光测量指南 (一)
——测量协议概述 —值及其限制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Fv/Fm 、Y(II) 、以及ETR 测量协议可十分有效的测定与碳同化相关的胁迫。
然而,他们在测量某些不影响PSII 的胁迫类型时仍然存在着限制,尤其是在胁迫的早期。为对这些
限制因素进行补偿,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卓有创新的研究,发展了有效的测量方法。这些创新对某些
特定胁迫类型的测量进行了改进。
下面我们会对这些协议的优势和缺陷进行论述,您可以查阅相关的胁迫类型,作为参考。
1 FV/FM
1.1 概述
Fv/Fm – 暗适应测量协议,是一个测量的比值,代表了在所有可能的反应中心都打开的情况下,
PSII 的最大潜在光量子效率。对于多数物种来说,指示植物胁迫的较低值为0.83(Maxwell K., Johnson
G. N. 2000;Kitajima and Butler, 1975),这是平均的、最接近最适值的值。随物种的不同,该值略有
差异。Fv/Fm 具有光化学组分和非光化学组分(Baker 2004) 。Fv/Fm 是一个快速的测量协议,通常在
低于2s 的时间内测定,但需要合适的暗适应时间。该协议由Kitajima 和Butler (1975)建立。
暗适应状态下,Fv/Fm 测量无论是否影响PSII 的植物胁迫。Fv/Fm 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叶绿素
荧光测量参数,多数的荧光测量都使用调制式荧光仪,测量已知状态下叶片(Baker 2004)。
1.2 限制
对早期或中度的水分胁迫不敏感 (Bukhov Carpentier 2004 ;Zivcak 2008) 。
对C4 植物早期或中度的水分胁迫不敏感 (da Silva J. A. Arrabaca M.C. 2008) 。
Fv/Fm 对氮胁迫不敏感,直到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测量 (Baker 2004)。
Fv/Fm 对硫胁迫不敏感,直到胁迫达到严重的水平才可进行 (Baker 2004)。
对栎树低于45 ℃的高温胁迫不敏感 (Haldiman P, Feller U. 2004) 。
对DCMU 除草剂胁迫不敏感 (Nedbal Whitmarsh 2004) 。
Fv/Fm 对某些类型的除草剂胁迫敏感,另外一些不敏感 (Nedbal Whitmarsh 2004) 。
对镍胁迫不敏感 (Joshi Mohanty2004) 。
对锌胁迫不敏感 (Joshi Mohanty2004) 。
对水稻的NaCl 胁迫不敏感,对高粱和鹰嘴豆的NaCl 胁迫敏感。结果随物种的变化而变化,
对某些C3 和C4 植物可能有效,详细信息请参考我们后续内容 (Moradi Ismail 2007 ;
Netondo 2004 ;Eyidogan 2007 ;Moradi Ismail 2007) 。
2 Y(II) (ΔF/Fm’ 或PSII 的有效光量子产额)
2.1 概述
Y(II) - 光适应测量,PSII 在稳定光合光照射下,用于指示光化学反应消耗能量的比值 (Genty
1989, 1990;Maxwell K., Johnson G. N. 2000 ;Rascher 2000) 。他受非光化学淬灭引起的光反应中心关
闭及热耗散的影响 (Schreiber 2004)。Y(II)是一个快速测量协议,通常在2s 内完成。由Bernard Genty
于1990 年建立。
Y(II) 测量在光合作用稳定条件下,测量无论是否影响 PSII 的胁迫。Y(II) 同样随光照水平或
PAR 、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基于这个原因,使用PAR 叶夹用于野外测量Y(II) 、ETR 十分重要。对于
某些胁迫类型,Y(II) 比Fv/Fm 测量更加有效。
2.2 限制
Y(II) 和 ETR 对 C4 植物的干旱胁迫敏感 (da Silva J. A. Arrabaca M.C. 2004 ;J
Cavender-Bares Fakhri A. Bazzaz 2004 ;;Cerovic 1996) 。
对于C3 植物,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