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ppt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空军总医院 王健康 电话:010 E-mail: kzwjk@ 讨论内容 一、试验样本量的确定 二、假设检验和等效性检验 三、疗效观察与合并用药 四、自愈性疾病的观察 五、观察指标单因素的剥离 六、对照组的“等效性” 一、样本量的确定 试验样本量到底应该多少例? 是否每个试验的样本量都为30例? 30例样本怎么分组? 1 确定主要疗效评价指标; 2 确定所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3 选取相应的计算公式; 4 确定合理的参数并计算(α=0.05,β=0.2); 5 正确解读计算结果; 6 考虑其它因素(脱落、分层等); 推荐: 郑青山,孙瑞元,陈志扬.新药临床非劣性及等效性试验中的例数估算和等效标准.中国新药杂志,2003,12(5):368-371 二、假设检验和等效性检验 实例:某治疗呼吸机,主要评价指标之一为测量血氧饱和度。试验采用等效的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平行、开放的试验方法,试验仪器和对照仪器分别治疗和测量试验组人群和对照组人群。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均值做t检验。 结果:P0.05。 结论:试验仪器和对照仪器在血氧饱和度测量上等效(或疗效没有差异)。 统计方法如算得P0.05,都不能说两组等效,更准确和清晰的表达应是:当前的数据尚不足以认为,两组间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原因:可能当前数据样本数较少,或实验误差较大;如适当增加样本数,或减小实验误差,有可能获得P0.05的结果。 P0.05 ≠ “等效” 等效性检验首先按专业要求设定等效标准θ或其上下限(θH,θL),如试验组疗效均数在参比组疗效均数的等效上下限范围内,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认为两组基本等效。 等效性检验它进行了上限和下限两个方向的单侧 检验,故常用“双向单侧 检验(two one-side t test)”分析,必须上下两个方向均为(P0.05), (注意:不是P0.05),才能做出“两组基本等效”的结论。如果只检验下限方向,则称为“非劣性检验” 三、疗效观察与合并用药 实例:某超短波治疗机,主要评价指标之一为疼痛,疼痛的评价采用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方法。入选受试者为门诊腰或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每次治疗时均进行疼痛VAS评价。 结果:部分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疼痛加剧的情况。 结论:仪器治疗无效?甚至加重病情? 原因:因入组的是门诊患者,部分患者在入组前服用止痛药物治疗(芬必得)。试验中停用止疼药物,故此出现疼痛加重的现象。 解决方法: (1)所有入组受试者均服用统一的止痛药物(伦理学考虑) (2)在排除标准中加入“治疗前2天内服用 止痛药物者” 四、自愈性疾病的观察 实例:低频治疗仪,功能是刺激“迎香穴”,缓解感冒症状(鼻塞、流涕等),选择适应症为感冒鼻塞患者(包括病毒性感冒)。疗效评价时间点为治疗前、治疗后20天(因该仪器起效较慢,故此最后一次访视定为治疗后20天)。 结果: 统计分析结果疗效显著,末次随访后绝大患者都为治愈。 部分受试者评价仪器在治疗中疗效不明显。 结论:出现悖论? 解释:病毒性感冒为一自愈性疾病,疾病周期基本在7-10天(体质弱者可能会延长)。故此上述试验将访视终点设在第20天,患者其实早已治愈,故此此末次访视点设置不合理。 解决方法: 在疾病各阶段设置放视点; 主要疗效指标增加时间指标(起效天数、痊愈天数等) 五、观察指标单因素的剥离 实例:某磁疗机,主要功能是消炎止痛,故此评价指标之一为疼痛,疼痛的评价采用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方法。入选受试者为门诊腰或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 问题: 入选了标准规定不严,一部分门诊患者就诊前已经服用止痛药,常用止痛药: 芬必得;狗皮膏; 扶他林软膏;麝香虎骨膏; 消炎痛栓剂; 结论: 疼痛指标为仪器治疗效+药物疗效综合效果,而不是仪器的单独疗效。 解决方法: (1)入组患者禁止合并使用影响疗效药物。 (2)所有患者均使用同一种药物。 六、对照组的“等效性”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 “医疗器械临床验证方案应当证明受试产品与已上市产品的主要结构、性能等要素是否实质性等同,是否具有同样的安全性、有效性”。 问题:上述阐述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即已上市产品是有效的。 理解:试验产品与对照产品等效即可? 对照组无效或疗效不好 实例:某震动排痰机临床试验,对照组选择某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