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5 最少测试用例数计算 为实现测试的逻辑覆盖,必须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并使用这些测试用例执行被测程序,实施测试。我们关心的是:对于某个具体的程序来说,至少需要设计多少个测试用例。这里提供一种估算最少测试用例数的方法。 我们知道,结构化程序是由 3 种基本控制结构组成:顺序型(构成串行操作)、选择型(构成分支操作)和重复型(构成循环操作)。 为了把问题化简,避免出现测试用例极多的组合爆炸,把构成循环操作的重复型结构用选择结构代替。这样,任一循环便改造成进入循环体或不进入循环体的分支操作了。 最少测试用例数计算(续) 用N-S图表示程序的3种基本控制结构: 图中A、B、C、D、S均表示要执行的操作,P是可取真假值的谓词,Y表真值,N表假值。 图中的 (c) 和 (d) 两种重复型结构代表了两种循环。在做了简化循环的假设以后,对于一般的程序控制流,我们只考虑选择型结构。事实上它已经能体现顺序型和重复型结构了。 最少测试用例数计算(续) 显然,要测试这个小程序,需要至少提供4个测试用例才能作到逻辑覆盖,使得ac、ad、bc及bd操作均得到检验。其实,这里的4是图中的第1个分支谓词引出的两个操作,及第2个分支谓词引出的两个操作组合起来而得到的,即 2×2=4。并且,这里的2是由于两个并列的操作,即1+1=2 而得到的。 例如,下图表达了两个顺序执行的分支结构。当两个分支谓词P1和P2取不同值时,将分别执行a或b及c或d操作。 最少测试用例数计算(续) 对于一般的、更为复杂的问题,估算最少测试用例个数的原则也是同样的: 如果在N-S图中存在有并列的层次A1、A2,A1和A2的最少测试用例个数分别为a1、a2,则由 A1、A2 两层所组合的 N-S图对应的最少测试用例数为a1×a2。 如果在N-S图中不存在有并列的层次,则对应的最少测试用例数由并列的操作数决定,即N-S图中除谓词之外的操作框的个数。 最少测试用例数计算(续) 例:如下图所示的两个N-S图,至少需要多少个测试用例完成逻辑覆盖? 对于第一个N-S图: 由于图中并不存在并列的层次,最少测试用例数由并列的操作数决定,即为1+1+1=3。 对于第二个N-S图: 由于图中没有包含并列的层次,最少测试用例数仍由并列的操作数决定,即为1+1+1+1+1=5。 最少测试用例数计算(续) 例:如下图所示的N-S图,至少需要多少个测试用例完成逻辑覆盖? 分析该N-S图: 图中的2345和67是并列的两层。其中,2345层对应的最少测试用例数为1+1+1+1+1=5,67层对应的测试用例数为1+1+1=3,2345和67这两层组合后对应的测试用例数为5×3=15。最后,由于两层组合后的部分是不满足谓词1时所要做的操作,还要加上满足谓词1要做的操作,因此整个程序所需测试用例数为15+1=16。 习题 1、将下图所示的流程图转换为N-S图,并估算至少需要多少个测试用例完成逻辑覆盖? X8 AND Y5 X0 OR Y0 引用语句1 引用语句2 N Y N Y X16 OR Y10 引用语句3 N Y 习题 2、某程序所画出的N-S图 如右图所示的,至少需要 多少个测试用例才能对该 程序实现逻辑覆盖? Triangle Gradation Bar Placement and Effect 1、一个处理矩形框代表一个结点 2、一个判定节点 3、多条流线汇合点也要有节点 * 测试覆盖准则(续) ESTCA覆盖准则:在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设计测试用例,即重视程序中谓词(条件判断)的取值。 ESTCA覆盖准则是一套错误敏感用例分析规则。这一规则虽然并不完备,但在普通程序中却是有效的。原因在于这是一种经验型的覆盖准则,规则本身针对了程序编写人员容易发生的错误,或是围绕着发生错误的频繁区域,从而提高了发现错误的命中率。具体规则如下: [规则1] 对于A rel B型 (rel可以是、= 或 ) 的分支谓词,应适当的选择A与B的值,使得测试执行到该分支语句时,AB、A=B、AB的情况分别出现一次。 ——这是为了检测逻辑符号写错的情况,如将“AB”错写为“AB”。 测试覆盖准则(续) [规则2] 对于A rel C型 (rel可以是或, A是变量,C是常量)的分支谓词:当rel为时,应适当的选择A的值,使A=C-M (M是距C最小的机器容许正数,若A和C都为正整数时,M=1);当rel为时,应适当的选择A的值,使A=C+M。 ——这是为了检测“差1”之类的错误,如“A1”错写成“A0”。 [规则3] 对外部输入变量赋值,使其在每一个测试用例中均有不同的值与符号,并与同一组测试用例中其他变量的值与符号不同。 ——这是为了检测程序语句中的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巨人 通力电梯NOVA GKE调试说明书故障代码GPN15 GVN15_GKE - 51668093D01-2022.pdf VIP
- 吕梁学院《高等数学下》2025 - 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A卷).docx VIP
- 抖音超火看表情符号猜成语PPT.pptx VIP
- 德龙ICK6000冰淇淋机说明书.pdf
- 昂科威S用户手册.doc VIP
- DB45T12302015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评估技术规程.pdf VIP
- 难点详解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专项训练试题(解析卷).docx VIP
- 难点详解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专项训练练习题.docx VIP
- 铁路连续梁桥线形监控量测系统使用培训.pdf
- 麻醉危机管理情境模拟教学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