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经济.doc

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经济.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中国古代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经济 一、中国古代主要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思想:以农为本;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概况: 1、战国时期的秦国: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商鞅变法) 2、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3、西汉初期: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 4、汉武帝时:把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下令治理黄河,发展农业生产。 5、唐朝: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 6、元朝: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①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②治理黄河;③推广棉花种植。 7、清朝:推行“重本抑末”(重农抑商),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实行“闭国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中国古代衡量经济发展的一般标准是什么?有什么启示? 衡量标准:生产力发展水平,如工具的改进与发明;耕地面积的增加和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状况;人口增值的幅度;社会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的程度;封建社会后期还有商品经济的发展 和活跃程度等。 启示:古代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靠科技、政策、和人民的辛勤劳动,这对我们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1、中国古代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 (1)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木棒和天然火。 (2)山顶洞开始采用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 (3)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使用骨器、木器、陶器。 (4)西周时,出现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 ★(5)春秋时出现铁农具、牛耕;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6)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 ★(7)唐朝时,制成了曲辕犁,并创造了筒车。 2、兴修水利 (1)原始社会:大禹治水。 (2)战国(秦国):李冰修筑都江堰。 (3)秦朝:灵渠。 (4)西汉:汉武帝治理黄河。 (5)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6)隋朝:开凿大运河。 (7)唐朝:唐玄宗时修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 (8)元朝:元世祖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会通河、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通;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刘家港出发);治理黄河。 3、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及推广 (1)原始社会: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 (2)商周时期:“五谷”齐备。 (3)西汉:西域的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植物传入中原。 (4)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 (5)明清时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明代从国外引进,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明代从国外引进的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在不少地方推广种植。 4、经验积累 (1)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2)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冶炼业 (1)青铜制造业 ①原始社会末期,出现青铜器;②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③商朝时,灿烂: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如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④西周时,种类更加丰富。 与商周同期,我国成都平原盛行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2)治铁业: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2、纺织业 (1)麻织业:半坡氏族纺麻织布。(出现纺轮) (2)丝织业 ①汉代,丝织品种类多,使用提花机;②三国时期,蜀锦行销三国;③唐朝,丝织品花色品种很多 ,丝织技术高超;④北宋,南方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产量高,供应朝廷;⑤明代,苏州是丝织业中心;⑥清代,南京的丝织业后来居上。 (3)棉织业 ①南宋时,从海南岛兴超的棉织业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②明代,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出现了“机户”。 3、陶瓷业 (1)河姆渡居民学会制陶。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烧制彩陶。山东大汶口的黑陶、白陶。 (2)夏、商、西周的陶瓷业很发达。商朝早期就有了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3)唐朝: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4)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宋代是制瓷史上的辉煌时代) (5)明清: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4、建筑业 (1)河姆渡和半城原始居民已会建造房屋(干栏式、半地穴式); (2)隋唐建筑业兴盛,隋朝李春设计建行了赵州桥,唐朝的大明宫含元殿; (3)明朝,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5、造船业 三国时,吴国的造船业很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宋朝,我国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等地造船业发达;明朝,郑和下西洋,每次大小船只200多艘,最大的海般长44丈,宽18丈。 ◆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是什么?那时我国就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吗? 表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