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群文阅读.pptxVIP

统编版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群文阅读.ppt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古人常常会在登临山、亭、楼、阁、台等地时,会因自己种种原因而情思涌动,由此赋诗兴叹,抒发自己的胸怀。我们把这样的诗歌叫做“登临诗”。

杜甫:。

北宋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称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王安石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

杜甫

识登临之诗

根据创作思路,自由朗读诗歌,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比较诗歌

登临之地

背景

景象

情感

《登岳阳楼》

《金陵怀古》

岳阳楼

金陵

公元767年,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离开夔州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

该词写于王安石熙宁变法失败后,被罢相做江宁知府时,词作抒发了金陵怀古之情。二十年仕宦生涯,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深深的忧虑。在金陵胜地,登高望远,兴起满怀愁绪:日月之迁流,仕途之坎坷,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涌凝笔端,写成了名篇佳作。

这两首诗在写作背景上有何相似之处?

当时,国家正处于忧患时期。

一个动荡不安,一个积贫积弱。

赏登临之景

请细读两首登临诗,选取诗句中的意象,为这两首诗分别绘登临图景。

《登岳阳楼》

《金陵怀古》

请选择写景的句子进行赏析(修辞、表达方式、描写手法等角度)

力量感

动态感

化静为动,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及其宏伟奇丽的景色,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坼”,分裂。仿佛洞庭湖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广袤的吴、楚两地冲开分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

“浮”,飘荡、浮动。洞庭湖几乎包容整个天地万物,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这景象又何等宏丽!

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

诗人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洞庭水势浩浩茫茫,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词人选用澄澈的江水、苍翠的山峰、往来的船只、瑟瑟残阳、江上白鹭等意象。晚秋时节,草木摇落,诗人登高眺望,长江澄澈如白练,群山苍翠而峻拔;江水中,残阳映照着归帆;江岸上,酒旗矗立于西风;淡云映衬彩舟,白鹭点缀星河。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开阔的金陵晚秋图景。

说说这两首诗在登临之景上有何相似之处?

雄浑开阔

为何两位诗人笔下的登临之景能如此雄浑开阔?

胸怀

眼界

感登临之情

诗歌

《登岳阳楼》

《金陵怀古》

诗词研讨会:比较两首诗歌情感的异同

感登临所抒之怀。“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的景色,都引起了诗人的情思,请说说你从诗中哪一个词读出诗人怎样的情思?

《登岳阳楼》

《金陵怀古》

诗人为何流泪?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怀古诗中,有人抒发个人遭际,有人感叹朝代兴替,作者在这首诗里面写到了哪些古人、古事,抒发了什么感慨呢?

感叹历史渴望改革

门外楼头

六朝旧事

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寻欢作乐,醉生梦死

穷奢极欲,贪图享乐

忘记教训,不思进取

谈谈你对“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中历史兴衰之感的理解。

对于秦亡的教训,杜牧曾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文人骚客登临山川只知慨叹朝代更迭,不能抛开荣辱,便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得出历史的教训。千百年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都是空发兴亡感慨。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背后,是词人对社会现实的殷切观照,一种锐意改革、振兴北宋的愿望已在心中萌芽。这正是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兼济天下精神的体现。

余秋雨曾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诗人为何而叹?

词人通过对六朝相继覆灭的深刻历史教训的缅怀和批判,对当朝统治者提出了严正的警示与告诫。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

比较诗歌

登临之地

背景

景象

情感

《登岳阳楼》

岳阳楼

唐王朝动荡不安。年老体衰,靠饮药维持生命。

洞庭水、

岳阳楼、吴楚、

乾坤、孤舟

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时世艰难,忧国伤时的情感。

《金陵怀古》

金陵

宋王朝积贫积弱。熙宁变法失败,被罢相。

澄江、翠峰、归帆、残阳、西风、酒旗、彩舟、淡云星河、白鹭、寒烟、衰草

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