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
世纪初,英国医生哈维阐明了,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规律。第一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2、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
刺激: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刺激的三个基本条件:刺激强度、刺激作用时间、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阈值 (阈强度 ) :刚刚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上刺激:大于阈强度的刺激。 阈下刺激:小于阈强度的刺激。
神经组织、肌肉组织、腺体组织的兴奋性较高。
3、生殖 4、适应性
第二节 人体与环境
一、内环境及其稳态
(一)内环境: (细胞外液)机体内部细胞直接生存的周围环境。
细胞内液:细胞内的液体。 细胞外液:细胞外的液体。
体液 60%:细胞内液 40%、细胞外液 20%(血浆 4%、组织液 16%)
(二)稳态 :正常功能条件下,机体内环境 各项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三节 人体功能的调节
一、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主) 、体液调节(主) 、自身调节、
(一)神经调节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基本结构。有五个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后天培养的) 、非条件反射(天生固有的) 。
神经调节的特点:反应快、精细而准确、作用时间短。
(二)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的作用对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
体液调节的特点:作用缓慢、广泛、持续时间长。
神经 -体液调节:复合的调节方式。
(三)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心肌、肾血流量的调节。
自身调节的特点:幅度小,灵敏度低,范围局限。
三种调节都属于控制系统
二、人体功能调节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控制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 、受控部分(效应器、靶细胞) 。
(一)自动控制系统
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产生抑制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相反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排尿、血液凝固、分娩反射都是正反馈。
(二)前馈控制系统:条件反射,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 脂质双层膜 (双层脂质膜) 、蛋白质、 细胞核(染色体)、内质网、 线粒体、 生产 ATP、
囊孢、 蛋白质决定细胞的功能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是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等细胞的共同特征。
第一节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1、单纯扩散、 2、易化扩散、
3、主动转运、 4、出胞入胞、
细胞膜:脂质、蛋白质、极少数量的糖类物质。以液态的纸质双分子层为基架。
细胞膜的功能通过膜蛋白实现。 (表面蛋白、整合蛋白)特征:肽链。
一、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浓度高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跨细胞膜转运的过程。
物理现象,简单的扩散。通透性越大转运的量多。浓度差越大转运的量多。
水分子跨膜转运,渗透压从低向渗透压高一侧转运。细胞膜有疏水性,转运速度慢。
肾小管细胞有大量的水通道,具有高效的水通透性,所以对水的转运能力强。
二、易化扩散:非脂溶性和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小分子物质) ,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的跨膜转运。
易化扩散的膜蛋白不同:经载体易化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
(一)经载体易化扩散:小分子亲水物质,经载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
载体:葡萄糖转运体、氨基酸转运体
特点: 1.特异性、 2.饱和现象(浓度差饱和) 、
3.竞争性抑制(一种物质增多,另一种减少,载体和结合点数量有关) 。
(二)经通道易化扩散:带电离子,经通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亲水性孔道允许溶液中:钠
Na+、钾 K +、钙 Ca+、氯 Cl -跨膜扩散。钾出胞钠进胞。
特点: 1.转运速度快
每秒 108 个离子, 大于载体的转运效率、
2.离子选择性、
3.门控性
化学门控性通道(乙酰胆碱)
、电门控性通道、机械门控性通道(血管平滑肌)
、
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动力来自膜两侧浓度差,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顺电
-化
学梯度。
三、主动转运:某些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细胞代谢提供能量而实现,逆电
-化学梯度
进行跨膜转运。 (在电场内,带电离子会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按浓度大小走)
(一)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转运的
过程。 消耗 ATP 1.钠泵 2.钙泵 3.氢离子泵
细胞内外
钠的浓度:十几倍
钾的浓度:三十多倍
钙的浓度:万分之一
钠泵生理学意义: 1.蛋白质合成所需、
2.维持渗透压容积相对稳定、
3.电活动的前提条件、
4.完成其它物质的转运
(二)继发性主动转运:联合转运
1.同向转运(与钠协同) 、 2.逆向转运
一个细胞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附测试量表及评分细则).docx VIP
- HG-T 3866-2008 硫化橡胶 压缩耐寒系数的测定.pdf VIP
- 2025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pdf VIP
-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共25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中电联定额〔2015〕162号对于前期工作费等费用标准的的通知.docx
- 履带吊租赁合同.pdf VIP
-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课件—06中国馔肴文化与特色筵宴设计.pptx VIP
- 呼吸内科病案分析.ppt VIP
- 肌骨康复:腰痛康复PPT课件.pptx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