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寿光大棚“玩”出新高度
链接:/news/137924.html
来源:经济日报
山东寿光大棚“玩”出新高度
图为寿光最新一代的玻璃温室,西红柿种植全部采用无土栽培。记者 吉蕾蕾摄
在山东省寿光市,种出“中国蔬菜大棚第一县”名号的菜农们,把种大棚称为“玩”大棚。
大棚怎么个“玩法”?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来到寿光市采访,感受当地温室农业迭代升级的脉搏。
洛城街道黄家庄村的冬暖式大棚建设已有34年,洛城街道黄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黄春海告诉记者,从1985年的小土棚
,到下挖式卷帘棚,到后来的无立柱钢架结构大棚,再到如今的云棚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
照度,黄家庄村的大棚不断更新换代,从第一代发展到了第七代,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这一点,在黄家庄村村民韦孝忠那里得到了生动印证。韦孝忠是山东青州人,来黄家庄村生活已有20多年,大棚的
种植技术也是到了黄家庄村学的。如今,他可是“玩”大棚的老手。“今年的长茄价格不错,前两天刚摘了700斤,
卖了1750元。”在韦孝忠的一个大棚内,长茄的长势喜人,基本上6天左右可以采摘一次。韦孝忠介绍,他们家建了3
个大棚,一大两小,主要种的是长茄,还有一些丝瓜,去年3个大棚收入超过12万元。
种大棚为什么叫“玩大棚”?“这就是个习惯,大棚收入高,你对它尽心它也不会亏待你,称心如意。”韦孝忠说
,自己每天也跟城里人一样上下班,只不过上班的地方是在大棚里。“每天早上天亮就进棚,上午10点左右回家,下
午两点之后再进棚,晚上六七点准时回家,很有规律。”
蔬菜大棚提高了村民收入,也改变了村庄环境。就在大棚群的不远处,一排排两层小楼鳞次栉比,宽敞的水泥路四
通八达,家家户户门前绿树红花。“村民腰包鼓了,村庄环境也越来越好。”黄春海回忆说,以前只要一下雨,出门
就是一脚泥,他2014年底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治理改善村庄环境。
如今,蜕变成美丽乡村的黄家庄村,村民们都没有出去打工,还有很多钟点工来村里务工。“在我们村,只要勤劳
,不愁没活干,幸福生活也都是这么干出来的。”黄春海说。
寿光是中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也是冬暖式大棚迭代更新的践行者。与此同时,寿光的蔬菜也开始品牌
山东寿光大棚“玩”出新高度
链接:/news/137924.html
来源:经济日报
化。目前,寿光市蔬菜大棚已经发展到14.7万个,瓜菜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年产量450万吨。全市拥有“三品”认证
农产品309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6个,80%以上的园区蔬菜进行品牌包装后进入北京、上海等城市。
而且,如今寿光的蔬菜大棚建设进入“园区化”阶段。位于寿光市田柳镇的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园区,只见一排
排钢结构冬暖式大棚整齐排列,太阳能路灯立在路边,平展的水泥路可供两辆大型农用车轻松会车通过。种植户的三
轮车、小货车、小汽车有序地停放在大棚门口。
由于风大,室外的温度并不高。“快进大棚,大棚里可舒服了。”在种植户王张波的招呼下,记者走进他的大棚。
王张波打开与大棚相连的工具房门,穿过一条大概有5米多长、1.7米高的砖砌隧道后进入大棚内,大棚长200多米,最
高处有7米多,一人多高的西红柿藤蔓上,挂着大大小小的西红柿。
王张波今年44岁,是田柳镇崔家庄村人,一家3口人主要靠3亩承包地和一个大棚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日子过
得还算滋润”。站在新的大棚里,他告诉记者:“自家原来的大棚比较老了,有点小,才60米长,种黄瓜,行情好的
话一年毛收入能到七八万元。新棚收入肯定要更高。”
“这么宽敞、高大、通风的大棚,自己建的话没有50万元可建不好,不过我是跟园区租的。”王张波说,大棚内配
置了水肥一体化等智慧农业设备,园区内还有农资超市、检测中心、蔬菜交易市场,“我签了5年租期,一次性交了1
7.5万元租金,比自建大棚省心多了”。
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园区建成并不容易。田柳镇党委书记王桂芝说:“目前田柳镇在3个村流转了1500亩
地,每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13T 1533-2012 紫菀良种繁育技术规程.pdf VIP
- 高级值班机工(值班机工)见习记录簿(案例参考)专题二.pdf VIP
- DB13T 994-2008 奶牛系谱登记操作规程.docx VIP
- DB13T 920-2007 杏鲍菇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pdf VIP
- 人工智能PPT课件(共9章)第9章--深度学习及其应用.pptx VIP
-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汇总 完整版完整版724559909.pdf VIP
- 超全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2025版)-157页.docx VIP
- JBT8139-1999公路车辆用低压电缆(电线).pdf VIP
- T_CI 477-2024 石油化工企业数字化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指南.pdf
- 上颌中切牙评分标准.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