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6部分氟量和氯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DOC

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6部分氟量和氯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子色谱法测定银精矿中氟和氯 编制说明 1 前言 根据《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行业标准制修订任务落实要求,我单位负责起草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6部分:氟量和氯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试样先经过碳酸钠碱熔,再经硫酸蒸馏分解,其中的氟和氯随水蒸气逸出与样品分离,经吸收液吸收,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我们主要研究了:样品预处理方法、色谱分析条件、方法线性范围、定量限、精密度和回收率等。该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精密度,能实现氟、氯的同时测定。方法测定范围:氟(0.020%~1.0%)和氯(0.020%~0.50%) 2试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883型离子色谱仪(瑞士万通),配有Metrosep A Supp 5型阴离子分离柱(4.0 mm×150 mm)和Metrosep A Supp 4/5 Guard型保护柱(4.0 mm ×10mm),化学抑制器,电导检测器;Milli-Q超纯水仪(美国密理博公司);水蒸气蒸馏装置,实验室组装;高温炉。 氟、氯离子标准溶液,质量浓度均为 1000 mg/L(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硫酸(优级纯、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超纯水,电阻率大于18.25μS/cm。 2.2 色谱分析条件 柱温箱温度:30 ℃;淋洗液:3.2 mmol/L碳酸钠和1.0 mmol/L碳酸氢钠混合溶液;淋洗液流速:0.7 mL/min;定量环体积:20 μL。 2.3 测试方法 2.3.1将试料放置于预先铺有3g碳酸钠的30mL 镍坩埚中,再覆盖2g碳酸钠,置于650℃的高温炉中熔融30min,取出冷却,备用。取400mL水于水蒸气蒸馏装置中的500 mL蒸馏瓶中,并放入数粒玻璃珠,加热使水沸腾,备用。移取20mL NaOH溶液(3.1.8)于250 mL接收瓶中作为接收液,备用。 2.3.2 将镍坩埚中的试料转移至预先放入数粒玻璃珠的250 mL三口圆底烧瓶中,加入60 mL硫酸溶液,连接水蒸气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加热使三口圆底烧瓶中溶液温度迅速上升至160℃~180℃。打开实验装置中止水阀,调节水蒸气流量和加热功率,将温度控制稳定在160℃~180℃,待接收瓶内液体体积至125 mL左右时,取下接收瓶,从打开止水阀到蒸馏完毕,整个蒸馏过程约30 min左右。 2.3.3 将接收瓶内的溶液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过0.22 μm滤膜。用10 mL注射器吸取上述溶液于自动进样器的样品瓶中,依次注入离子色谱仪中,记录色谱图。从标准工作曲线上查得试液中待测物的浓度。试液中待测物浓度的响应值应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如果超出线性范围,则应进行适当稀释。 2.3.4 工作曲线绘制 分别准确移取0.00 mL、2.00 mL、5.00 mL混合标准溶液B(1 mL含10 μg氟、10 μg氯)和1.00 mL、5.00 mL、10.00 mL混合标准溶液A(1 mL含100 μg氟、100 μg氯)置于一组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用离子色谱仪测定。以氟和氯的浓度(μg/mL)为横坐标,离子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1 1——三口圆底烧瓶(250 mL);2——双口圆底烧瓶(500 mL);3——安全管;4——玻璃导管; 5——温度计(300 ℃);6——蒸馏头;7——直形冷凝管;8——尾接管;9——锥形接收瓶(250 mL) ; 10——止水阀 ;11——加热套。 图1 水蒸气蒸馏装置示意图 3 结果与讨论 3.1 熔样方式的选择 考虑借鉴GB/T3884.12-2010 铜精矿中氟和氯含量测定标准,先采用直接硫酸分解样品后蒸馏的方法,氟、氯以氟化氢和氯化氢的形式随着水蒸气逸出与样品分离,通过氢氧化钠吸收后,再离子色谱测定,即“直接采用酸溶解样品+水蒸气蒸馏”。在蒸馏过程中,一方面有大量的硫析出并伴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另一方面圆底烧瓶明显残留矿样黑渣,溶解不够完全。由于以上原因,考虑在“酸溶+水蒸气蒸馏”之前采取 “碱熔”方式,以更彻底的分解样品。选取(1)过氧化钠、(2)氢氧化钠、(3)碳酸钠三种不同熔剂先熔解样品,再水蒸气蒸馏,在蒸馏过程中,以上三种方式均没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并且硫的析出不明显,主要因为在高温碱熔过程中样品中大部分的硫已被氧化,但采用(1)和(2)方式,测定结果均不平行,主要原因是采用过氧化钠或氢氧化钠熔融后样品粘坩锅较严重,造成样品损失,且粘附情况有差别,测定结果的平行性较差;而采用碳酸钠碱熔后的样品,不粘锅,在转移至烧瓶的过程中几乎无损失,再进行硫酸蒸馏,圆底烧瓶内溶液呈清亮。综合以上现象,本标准采用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