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化学合成抗结核药 异烟肼 (雷米封) 游离肼,毒性大 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可口服,毒性较大。 异烟腙 利用前药原理 对氨基水杨酸钠 有抑制无杀灭 乙胺丁醇 P 311 主要用于抗药性的结核菌, 右旋体有效 ★ ★ 五、消毒防腐药 特点: 1、利用自身的化学性质, 2、作用对象不再是机体本身 3、选择性差,毒性大 消毒剂— 杀灭病源性微生物; 防腐剂— 抑制某些微生物生长。 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我们了解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 一、磺酰胺类 ㈠、磺胺类的发展 百浪多息 对氨基苯磺酰胺 (SN) 磺胺类药物 ㈡、磺胺类抑菌机制 二氢蝶啶焦磷酸酯 + 对氨基苯甲酸(PABA)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FAH2) 二氢叶酸还原酶 四氢叶酸(FAH4) 辅酶F DNA 磺胺类 甲氧苄氨嘧啶(TMP) 磺胺类药物与PABA竞争性拮抗 对氨基苯甲酸(PABA) 磺胺类药物 ㈢、磺胺类构效关系 N1 N4 1、对氨基苯磺酰胺是必要的,两个取代基必须是对位。 2、苯环如取代,活性↓。 3、保持N4为游离氨基或潜在状态是关键。 4、N1单取代,如杂环取代,活性↑。 ㈣、磺胺类为两性物质 显碱性 显酸性 pH3~ 5 析出磺胺药 ㈤、磺胺类药物吸收与代谢 大部分4-氨基的乙酰化代谢, 小肠吸收 ㈥、磺胺类重点药物 1、磺胺嘧啶类 ⑴、2-氨基磺胺嘧啶 磺胺嘧啶 (SD) 中效 磺胺嘧啶银 (SD-Ag) 外用消炎药 ⑵、 4-氨基磺胺嘧啶 磺胺莫托辛 (SMM) 长效 2、磺胺噁唑类 磺胺异噁唑(SIZ) 短效 磺胺甲噁唑(SMZ) 短效 ㈦、磺胺类药物合成 磺胺甲噁唑(SMZ)的合成p282 采用磺胺类药物合成通法: 用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ASC)与相 应的杂环缩合。 二、磺胺增效剂(TMP) 甲氧苄氨嘧啶(TMP) ㈠、作用机制 阻止二氢叶酸向四氢叶酸的转化 复方新诺明 (SMZ+TMP) 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可增强磺胺药物活性 三、磺酰脲类降血糖 氨磺丁脲 毒性大 甲苯磺丁脲 格列本脲 p288 长效,口服 喹诺酮类抗菌药 一、药物发展与分类 第一代 1962-1969 萘啶酸类 萘啶酸 抗菌能力 G-(+) G+(-) 绿脓杆菌(-) 结构特点 第二代 1970-1977 吡啶并嘧啶羧酸类 吡哌酸 抗菌能力 G-(+) G+(-) 绿脓杆菌(+) 结构特点 7-位增加 哌嗪基团 第三代 1978-- 喹啉羧酸类 氟哌酸 抗菌能力 G-(+) G+(+ ) 绿脓杆菌(+) 结构特点 7-哌嗪基; 6-位引入F原子 环丙沙星 抗菌活性更强 二、喹诺酮类药物作用机制 大肠杆菌的DNA回旋酶由2个A亚单位和2个B亚单位组成。 喹诺酮类药物是回旋酶抑制剂 影响因素①抑菌强度;②穿透细胞能力 A亚单位 B亚单位 穿透力 萘啶酸类 (一代) 吡啶并嘧啶羧酸类(二代) 喹啉羧酸类 (三代) (+) (-) 弱 (+) (+) 弱 (+) (+) 强 三、喹诺酮类构效关系 N1取代基应为乙基或其电子等排体 3位羧基和4位的羰基为必须结构 6-位引入F结合力↑穿透力↑ 药物合成 环丙沙星 p296 三、抗真菌药 真菌可引起皮肤、粘膜、皮下组织和内脏感染 表皮---皮癣毛发---头屑指甲--灰指甲 浅表真菌病 深部真菌病 白色念珠菌等 传染性强占90% 药物来源 抗生素类 合成抗真菌药 多烯类 非多烯类 氮唑类 非氮唑类 ㈠、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多烯类:P401 两性霉素B 制霉菌素 多用于深部感染 非多烯类: 灰黄霉素 对皮肤浅部真菌,多外用 作用机制: 多烯类与麦角甾醇结合→ 损伤膜通透性→ 破坏正常代谢→ 抑制生长 ㈡、合成抗真菌药 1、氮唑类 三氮唑环 1-2个咪唑环 1位氮与芳烃连接 1或2卤取代 克霉唑 联苯苄唑 (孚琪) p298(12-37)渗透强,长效 咪康唑 (达克宁) p298(12-39) 广谱抗真菌药 替硝唑 p299(12-42) 氟康唑 广谱抗真菌药 可口服 2、非氮唑类抗真菌药 特比萘芬 广谱抗真菌 作用机制: 羊毛甾醇 P450羟化酶 麦角甾醇 低浓度: 高浓度: 对真菌细胞膜磷脂的直接损害 氮原子与亚铁离子络合 四、抗结核药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奋达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表B1版本+自评模板 (格式可转换)OK.pdf
- 水星船外机二冲程15-25-30 HP E-ETC 2012 英文维修手册.pdf
- 水星船外机二冲程 200-225-250-300 HP 90° V6 2010 英文维修手册.pdf
- 第三章_期权交易结算.pdf VIP
- 十五五规划纲要解读:高端装备制造领跑.pptx
- 微信聊天记录想要恢复原来如此简单!一学就会.pdf VIP
- 《总裁沟通及影响力》--杨台轩详解.ppt VIP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西门子智能照明办公大楼应用.pdf VIP
- 智能照明系统(西门子InstabusKNXEIB系统)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