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中医中药思想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我们了解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 诸云龙 朱丹溪的生平事迹及其对痰证的贡献 金元时期,是中国医学领域开展学术争鸣极为活跃的时期,出现了我国医学史上最有影响的“金元四大家”。朱丹溪就是“金元四大家”中最晚出的一家,也是中国医学史上有杰出贡献的医学家。今年是丹溪翁诞辰730年,为了缅怀丹溪老人,学习他以养阴为特色的学术思想和杂病治疗的宝贵经验,特撰此文,恳请各位专家、学者教正。 一、生平事迹 朱震亨,字彦修,晚年人称其为“丹溪翁”,生于公元1281年,淬于1358年,享年77岁,丹溪幼年亡父,家境贫寒,母子相依为命。青年丧妻。其学医之路崎岖,成才之路给人以很大启迪。 生平事迹 1、天资聪颖,人称“神童” 2、发愤学医 3、拜师许谦,学习理学 4、跋涉千里,终得良师 5、医术超群,闻名遐迩 6、医德高尚,为人楷模 1、天资聪颖,人称“神童” 丹溪祖籍山东,西晋时迁居浙江义乌赤岸镇,因该镇西南之东溪、西溪合流处,名曰丹溪,故学者尊之为“丹溪翁”,亦称“丹溪老人”。 丹溪家族世代为儒。丹溪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性情豪爽。他自幼好学,日记千言,文章词赋,一挥即成,故人称之“神童”。少年时因家境衰落,以采药为生。 2、发愤学医 丹溪从医的道路十分曲折。十三岁时其母患“脾疼”证,众医束手,丹溪遂有志于医,研读《素问》。“三年似有所得。又二年,母氏之疾,以药而安”(《格致余论.序》)。但是,丹溪时时追念众多亲人被庸医所误,如:其父之内伤、伯父之瞀闷、叔父之鼻衄、其弟之腿疾、其妻又死于积痰... ...,均死在庸医之手。想到此,丹溪“心胆摧裂,痛不可追”(《格致余论.序》)。于是,立志发愤学医。 3、拜师许谦,学习理学 在丹溪36岁那年,听说朱熹的四传弟子许谦在东阳八华山学医,遂前往听讲,并拜及门下,他对许谦所授理学非常崇拜。“ 每宵挾册,坐至四鼓”。学后,“自悔昔日之沉冥颠隮 ,汉下如雨”(《丹溪翁传》)。丹溪刻苦攻读理学四年,终有所悟,学业大进,并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理学家。这段经历,对他后来学医,奠定了深厚的哲学基础,并对他的医学理论及学术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后来,许谦久病不愈,在床前对丹溪说:“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以起之。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丹溪翁转》)鼓励丹溪进一步学医。当时,丹溪年届四十,他决心弃儒学医,遂重研灵素,日夜不辍,历时四年。 4、跋涉千里,终得良师 丹溪在学术上有远大的抱负,为了精研医术,他离乡背井,四处寻求名师,他寻师的行踪是:“渡浙江,走吴中(苏州),出宛陵(安徽宣城),抵南徐(江苏丹徒),达建业(南京)”。跋山涉水一千余里,历时五载,未得良师。回武林(杭州)后,始闻郡中有罗知悌者,世称太无先生,精通医术,得金,刘完素之再传(刘传荆山浮屠,再传罗),又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说,但罗性情孤僻,世嫉愤俗,很少接待求访,丹溪多次求见,均被拒之门外,但丹溪求师心切,学医志坚,连续十几天站立门外, “蒙叱骂着五、七次”,“大风雨不易”。一天,狂风大作,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丹溪依然拱立于其门”。家人将此情禀报后,并告之门外乃许谦之门生,知悌十分感动(“时翁已有医名”),亲自到门外迎接,两人一见如故。知悌见丹溪风度翩翩,谈吐不俗,便收为门下,时年四十四岁。其后,丹溪日夜攻读,罗亦喜欢丹溪之诚笃,“授以刘、张、李诸书... ...”(《丹溪翁传》)。不到两年,丹溪尽得其传,医术大进。 5、医术超群,闻名遐迩 四十八岁时,丹溪已成为一代名医,闻名大江南北,重返故里。当时诸医拘执陈、裴方书,听到丹溪讲的医理,始则反感,继则嘲笑与排斥。丹溪也不争辩。但是,在丹溪治病的卓越的疗效面前,纷纷改变了态度。尤其是丹溪将许文懿老师十余年的风疾治愈后,众医“心悦口服,数年之间,声闻顿著”(《丹溪翁传》),或尊丹溪为师。从此,丹溪声名大振,四方求医者络绎不绝,日达数百人,由于他用药精当,往往一剂病除,故人誉其为“朱一贴”、“朱半仙”。 有一天,他在村头看见一伙送葬人群。棺木过后,地上有几滴鲜血,凭经验,他认定棺中之人未死。遂赶上前去让人开馆。开馆后,见里面一妇人,面色苍白,尸体未僵,用手伸入下身,果见污血尚鲜。朱断定“血未凝,体未冷,尸未僵,人未死,命尚存”。立即将救命还阳丹用热盐汤喂下。不到半个时辰,妇人面色转红,鼻翼煽动,生命复苏。后又经丹溪精心调治,竟产下一子,从此,“见血一滴救母子”在当地传为美谈。 6、医德高尚,为人楷模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