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S1011101
适用专业:适用于农学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课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总 学 时:116学时
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100学时,实验课学时16学时,实践课学时120学时
一、编写说明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农学门类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主要讲授作物栽培学总论,着重作物栽培的理论基础,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环境的关系,进行合理调控,制定高产、优质、低耗的栽培技术体系。各论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环境的关系,突出重点兼顾全面。课堂采用启发式,重点讲授教材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并介绍作物栽培的最新科技动向。要求学生掌握主要作物高产栽培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即掌握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和所投入的生产资料,获取作物最优品质、最佳产量和最高效益的栽培理论与技术。
地位和任务
作物栽培学是农学门类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它的任务,是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与技术,阐明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及其与生活条件的相互关系,综合研究农作物的栽培理论和技术措施,实现在作物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目的。
总体要求
通过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作物的器官建成,产量、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农艺措施的原理、效应等理论,初步具备制订大面积作物生产的技术措施,进行实际技术指导和从事作物栽培科学研究的能力。
本课程还设有实验课和田间教学实践课,以加深理解学习实验技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丰富实践经验,为农业生产服务。
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要求在修完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农业化学、土壤学、遗传学、育种学、耕作学等课程后开设此课程。
修订的依据
本大纲修订主要依据2003年制定的本科生教学计划进行。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 作物栽培学总论
1、教学目的:总论详细阐述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营养特性、产量与品质的形成过程,作物栽培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关系,目的使学生了解“作物—环境—措施”三者的辨证关系,全面了解作物栽培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作物的起源及分类及我国种植业分区
一、作物的概念
二、作物的起源和起源中心
三、作物分类
四、我国种植业分区
第二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方法
一、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
二、作物栽培研究法
第三节 作物生长发育
一、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三、作物生育的一般进程和器官同伸关系
第四节 作物群体及其结构
一、作物群体
二、作物群体的层次结构与光能利用
三、作物群体结构及物质生产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作物的产量和产量潜力
一、作物的产量及产量的形成
二、产量形成的生理机理
三、作物的产量潜力
第六节 作物产品的品质及形成
一、作物产品的品质
二、影响作物产品品质的因素
三、提高作物产品品质的途径
本章的基本要求:
明确本章各节内容中涉及的基本概念;了解作物的起源、分类、分布和我国的种植业分区及作物栽培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掌握作物生长发育、群体发展动态、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认识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机理、作物的产量潜力、障碍产量的品质提高的因素及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途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本章的教学了重点是: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群体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和影响作物群体物质生产因素;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规律及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途径。
(2)教学难点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作物生育的一般进程和器官同伸关系;作物群体的层次结构与光能利用;产量形成的生理机理。
自学指导:参考文书:郑培尧 杨守仁 作物栽培学概论
沈秀英 董钻 作物栽培学总论
于立河 李金峰等 粮食作物栽培学
第二章 小麦栽培
教学目的: 通过对春小麦植物解剖学、生长发育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生理学基础的重点讲解为学生掌握春小麦现代化栽培技术铺建良好的平台,通过主要栽培组件的精要讲解为学生以后的科学研究、技术指导和推广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教学内容:
绪论
一、起源
二、进化
三、小麦的分布情况
四、栽培区划
第一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小麦的一生
二、小麦的感温性和感光性
三、种子构成及萌发出苗
四、小麦的根系
五、分蘖与成穗
六、小麦的茎
七、小麦的叶
八、结实器官的形成
九、开花与结实
第二节 小麦的品种与利用
一、春小麦生产的气候生态条件
二、黑龙江省小麦生态类型种类
三、小麦生态类型与光温反应型的关系
第三节 几项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一、合理轮作是小麦高产前提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