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加德纳数学科普创作的成功之道-科普研究.PDF

马丁·加德纳数学科普创作的成功之道-科普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 年第 4 期 总第 075 期 tudies o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S / 栏目主持人:尹传红 / E-mail:asimov@126.com 马丁·加德纳数学科普创作的成功之道 曾甘霖 *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 430074) [ 摘 要 ] 马丁·加德纳是美国 20 世纪享誉世界的数学科普大师,他在数学科普领域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他的作品善于运用故事化的表达,采用贴近生活的选材,运用数学魔术的手段,使用富于现场感与参与感的 语言,遵循循序渐进的讲解。这些独特的创作方法使其作品雅俗共赏,让无数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爱不释手。 马丁·加德纳作品的成功离不开他扎实的语言功底、富于创造性的思维,以及化劣势为优势力求寻找最简单 解题方法的理念。这些独特的数学科普创作方法和理念,值得科普创作者学习和研究。 [ 关键词 ] 马丁·加德纳 数学科普 科普创作 创作特点 创作理念 [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 [ ] N4 A DOI 10.19293/ki.1673-8357.2018.04.011 1 马丁·加德纳其人 马 丁· 加 德 纳(Martin Gardner,1914 — 2010 年)是美国 20 世纪享誉世界的“数学 传播大师”“数学的传教士”[1]1 ,他在数学界 的地位独一无二。尽管他并没有数学博士学 位,更没有数学教授的头衔,他获得的最高 学历仅仅是学士,而且还是哲学学士,可是 令人意外的是,很多一流数学家一听到他的 名字,无不肃然起敬,可以说“在数学这座 图 1 马丁·加德纳 金碧辉煌、神圣庄严毫不亚于奥林比斯的神 马丁·加德纳曾任《科学美国人》“数学 庙中……作为站在庙门口的守护神,那是少 游戏”专栏的主持约 30 年,可以说他几乎独 不了他的。”[1]1-2 除了他的作品让无数数学家 立支撑了 20 世纪美国人的数学兴趣,成为一 和数学爱好者爱不释手外,其数学科普创作 个奇迹 [3]1 。正是这个独具特色的“数学游戏” 的方法与理念,更是让很多人赞赏不已,甚 专 栏 迅 速 成 为《 科 学 美 国 人 》 的“ 招 牌 栏 至还有人认为,“搜遍全球再也找不出第二个 目”。很多人甚至写信告知马丁·加德纳,正 人能以这么轻松有趣的方式讲清楚这么困难 是因为受他专栏的影响而最终步入数学的殿 的数学和逻辑问题”[2] 封底 。 堂。英国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 收稿日期:2018-02-24 * 通信作者:E-mail:3050717@。 084 马丁·加德纳数学科普创作的成功之道 曾甘霖 创作评析 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 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也无 人的命运。”毫无疑问,在这里,我们可以将 形中进入了读者的心灵,所以可以说,从某 “一滴墨水”和“一本好书”换成马丁·加德 个角度而言,科普就是讲故事 [5] 。马丁·加德 纳的一个专栏。 纳深谙在科普作品中进行故事式表达的意义 阅读马丁·加德纳的作品,你会感到它既 和效果,为此在他的作品中,对每一道数学 不像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数学启蒙书,也不像 题,他几乎都是从一个有趣的故事出发,这 晦涩难懂、让人费解的数学学术专著,而是雅 种带有情节的科幻短篇故事的形式,自然增 俗共赏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