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考试重点.doc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1.推拿又称:按摩,按跷,按玩,案扤,乔摩,,挢引,导引,折支,矫摩 2.“推拿”一词始见于明代万全的小儿推拿著作《幼科发挥》 3.推拿的防治手段主要是(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 4推拿学的特点:①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是推拿学的基本特征 ②中医学和现代科学理论的紧密结合是推拿学的理论内涵 ③适应范围的宽泛和严格的禁忌症是推拿学的临床特点 5.推拿意外发生原因:①诊断不明或误诊②对疾病的机理和手法作用原理缺乏认识③手法操作或选用不当④未注意推拿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6.怎么避免①提高诊断准确率②提高手法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③选择适当体位④掌握禁忌症和适应症 第二章 1.推拿起源,可能萌芽于人类本能的自我保护 发源于中央,今河南一带 先秦时期,按摩是主要的治疗和养生保健手段(导引图,引书)还用于临床急救 秦汉时期,有较完整的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推拿学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已佚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医学巨著 东汉《金匮要略》膏摩开始应用于临床 最早的按摩工具,圆针和鍉针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按摩专著《小儿按摩经》 家中药管理局百部中医国经典中推拿的专著有龚云林·《小儿推拿秘旨》熊应雄·《小儿推拿广意》张振玺·《厘正按摩要素》骆如龙·《幼科推拿秘书》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正骨推拿手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正骨八法。 第三章 1.推拿的治疗原理: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二、理筋整复,滑利关节;三、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2.推拿的治疗原则:一、整体观念,辩证施术;二、标本同治,缓急兼顾;三、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第四章 特定穴;是指小儿推拿特有的穴位,这些穴位不仅有点状还有线状及面状,且以两手居多正所谓小儿百脉汇于两掌。 小儿推拿操作顺序;①一般情况下来说.小儿按摩应按“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的操作顺序进行。②亦有根据病情轻重缓急③先推主穴,后推配穴;先推配穴,后推主穴④小儿体位而定顺序先后,可以灵活掌握。动作要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小儿特定穴 1坎宫(线),又称推眉弓。定位:【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2..天门(线),又称推攒竹。定位:【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开窍醒神。 3、天柱骨(线):定位:【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4、耳后高骨(点):定位:【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疏风解表,安神除烦。 5、乳根,乳下2分,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6.乳旁,乳外旁开2分,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7.胁肋,从腋下两肋至天枢处,顺气化痰,除胸闷,开积聚 8.腹,腹部,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消食和胃,降逆止呕;掌过四指摩称摩腹,顺,通热导滞,泄热,逆,益气涩肠固脱 9.丹田:或揉或摩。定位:【小腹部,脐下2寸到3寸之间】。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多用于小儿先天不足。 10.肚角,脐下2寸(石门),旁开2寸大筋,止腹痛 11.脊柱,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清热 12.七节骨:【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温阳止泻(推上),泻热通便(推下) 13龟尾,尾椎骨端,调理大肠 14,板门【手掌大鱼际平面】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止泄,止呕。 15.小肠,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泌别清浊,滋阴补虚,清热利尿 16.大肠,食指桡侧缘,自食指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补,涩肠固脱,温中止泻,清,清利肠府,除湿热,导积滞,推肝胆火 17.肾纹,手相面,小指第2指尖关节横纹处,祛风明目,散热结 18.肾顶,小指顶端,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19.四横纹,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1指尖关节横纹处 20.小横纹,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干啰音 21.掌小横纹,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湿啰音,治疗百日咳肺炎要穴 22.胃经,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或大鱼际桡侧赤白肉际处) 23.内劳宫,掌心中,屈指时中指、无名指之间中点(清实热,虚热不能用) 24、小天心【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清热、镇惊、利尿、明目。揉小天心用于清心经热;掐、捣用于惊风抽搐、夜啼。 25.总筋,掌后腕横纹中点 26大横纹(阴阳),仰掌,掌后横纹,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 27.中指甲根桡侧/尺侧赤白肉际处,左/右端正,升阳止泻/降逆止呕 28.老龙,在中指背,距指甲根中点1分许 29.五指节,掌背五指第1指尖关节 30二扇门,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处 31.上马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 32.手背第2.3/3.4掌骨歧缝间,威灵/精宁 33.膊阳池,在手背一窝风后3寸处 34、一窝风【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揉,温中行气,止痹痛,利

文档评论(0)

smash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