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对靶控输注异丙酚血药浓度跟系统性能的影响文档.docVIP

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对靶控输注异丙酚血药浓度跟系统性能的影响文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对靶控输注异丙酚血药浓度跟系统性能的影响文档

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对靶控输注异丙酚血药浓度及系统性能的影响* 王 江1 郑 宏1 曹兴华1 刘 进2 1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乌鲁木齐 830054;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成都 610000 关键词:异丙酚 靶控输注 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 血药浓度 急性超容血液稀释(AHHD)作为围术期血液保护的手段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它不仅具有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同样的血液保护作用,而且还具有省时、经济、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应用等特点〔1〕。同时,靶控输注(TCI)作为静脉麻醉剂的主要输注手段也逐渐被临床所接受,而且二者在临床上常常同时应用。尽管目前对AHHD和TCI的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已逐步深入,但血液稀释对TCI静脉麻醉剂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却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稀释条件下异丙酚TCI血药浓度的变化规律并评价TCI系统性能,为血液稀释条件下安全实施异丙酚TCI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用电脑、南非Stellenbosch大学JF Coetzee和R Pina编写的Stelpump 1.07软件、电缆R232串行口和Graseby 3500泵组成TCI系统,选用Tackley药代动力学参数。 1.2 随机选择36例20~54岁、体重49~72kg、男女各18例、ASAⅠ~Ⅱ级择期骨科手术患者,分为稀释组(n=18)和对照组(n=18)。预计手术出血量>1000ml,肝肾及凝血功能正常,血球压积(Hct)35%,血红蛋白(Hb)120g﹒L-1。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07~0.01mg﹒kg-1, 术前1h肌注苯巴比妥钠1~2mg﹒kg-1。入室后分别行桡动脉、右颈内静脉、左肘静脉穿刺置管行测压、采血和输液。以靶浓度3μg﹒ml-1行TCI,意识消失后给予芬太尼2μg﹒kg-1、维库溴铵0.1mg﹒kg-1行气管插管;10min再分别追加芬太尼2μg﹒kg-1、维库溴铵0.08mg﹒kg-1维持麻醉至试验结束。 1.3 入室后稀释组病人在最初30min内输入复方乳酸林格氏液10ml﹒kg-1以补充生理需要量,完毕后行TCI,TCI 10min时开始输入6%羟乙基淀粉(HES 200/0.5) 20ml﹒kg-1于30min内输完;对照组在入室后的70min内共输复方乳酸林格氏液10 ml﹒kg-1。两组受试者所输入的液体均置入温水箱中保温达35Co,所有病人均用毛毯保温。血液稀释与麻醉过程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和体温(T)。体温探头放在鼻咽部,放置深度8-10cm。血液稀释过程中每10min采动脉血1ml,测定Hct和Hb(I-SAT, East Windsor, NJ 08520, USA),以判断血液稀释的程度。整个试验过程均不使用吸入麻醉剂并在手术开始前结束。 1.4 采样时点 麻醉诱导前、TCI开始后2、5、10、20、30、40、50、60、62.5、65、70、75、80、85、90min。每一时点采血1ml,置入肝素抗凝试管,即刻离心(3000r/min),取血浆置于-70℃冰箱保存直至检测。 用气-质联机(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测定异丙酚血浆药物浓度。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1.12软件处理,Hb和Hct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稀释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两组与靶浓度之间的血药浓度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每个时点靶浓度与实测浓度的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系统偏离度(MDPE),精确度(MDAPE),摆动度(wobble)等指标评价TCI系统性能〔5〕。 2 结 果 2.1 受试者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和输注总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两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变化范围±0.7℃。 表1 受试者一般资料 组别 性别(m/f) 年龄(岁) 体重(kg) 身高(cm) 异丙酚用量(ml) 对照组 9/9 38±11 60±8 165±7 47±9 稀释组 9/9 36±12 55±9 162±8 47±9 2.2 与基础值比较,各时点的Hb和H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AHHD结束时,Hb与Hct分别较基础值降低30.8%、31.3%;AHHD后20min的Hb和Hct分别较基础值降低26.6%、27.7%;达中度血液稀释程度。 AHHD对受试者Hb和Hct的影响见表2。 表 2 AHHD对受试者Hb和Hct的影响(x±S) 项目 基础值 输入生理量后 AHHD结束 AHHD20min后 Hb(g﹒L﹣1) 130±14 120±17* 90±15** 96±1

文档评论(0)

robert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