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船旗国监督重要关注项目清单
1.法定证书和文件
重要关注项
是
否
不适用
1.1
海上船舶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2009年1月1日或以后建造的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和小于400总吨但核定载运15人以上的船舶;09年1月1日之前建造的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和小于400总吨但核定载运15人以上的船舶,自14年1月1日需持有)
1.2
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1000总吨以上载运非油类物质船舶)
1.3
手提泡沫枪装置泡沫液的检查报告
1.4
国内航行船舶货物系固手册(从事钢材运输500总吨及以上船舶)
1.5
破损控制图及其小册子(适用于1992年2月1日及以后建造的有破损稳性要求的干货船)
1.6
专业及特殊培训证书
1.7
值班休息时间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值班规则》第123条)
2.救生设备
重要关注项
是
否
不适用
2.1
救生艇
2.1.1
救生艇的存放不得妨碍任何其他救生艇筏的操作,顺船舷降落的救生艇应存放在推进器前方尽量远的地方(80≤L<120,距离推进器至少1倍艇长;L≥120,距离推进器至少1.5倍艇长)
2.1.2
持续处于准备就绪状态,2名船员能在不到5分钟内完成登程和降落准备工作
2.1.3
降落与回收装置应使该设备的操作人员,在救生艇筏降落期间以及在救生艇筏回收期间,能随时在船上观察到救生艇筏
2.1.4
脱钩装置,连接线是否存在腐蚀;脱开控制手柄应有明显标志,承载释放装置应有适当保护
2.1.5
救生艇手摇柄插入口与动力回收艇的连锁行程开关试验
2.1.6
吊艇架降落和自有降落的救生艇筏集合与登程地点的布置,应能使担架病人抬进救生艇筏
2.1.7
救生艇内明确表明每个座位的位置
2.1.8
艇机应设有手启动系统,或认可的动力启动装置,使发动机易于启动:2009年9月1日及以后要求设有手启动系统或设有使用两个独立的可充电的动力启动系统并在2分钟内启动。
2.1.9
吊艇索应不超过30个月调头,不超过5年的间隔期予以换新:如未调头,则不超过4年的间隔期予以换新。
2.1.10
发动机耐火罩壳(用阻燃材料制成,包括传动轴防护罩)
2.1.11
排烟管隔热材料包扎
2.1.12
设置能快速释放的止荡索
2.1.13
吊艇架横张索上救生索至少2根
2.1.14
艇舭部装设人员攀扶的扶手是否腐蚀断裂
2.2
救生筏
2.2.1
带有静水压力释放器的救生筏存放位置能自由漂浮无遮挡
2.2.2
静水压力释放器同救生筏正确连接
2.3
报警系统和广播系统
2.3.1
船上通信和报警系统(适用于2009年9月1日及以后客船和500总吨及以上货船应配备一套应急报警系统;11法规又增加:应配备一套固定式或手提式设备构成的或由这两种形式构成的应急设备),配备情况,性能状况,通用应急报警系统启动时,娱乐声响系统自动关闭(11法规)
3.消防
重要关注项
是
否
不适用
结构防火
3.1
A类机器处所与控制室(应急消防泵间、应急发电机间、消防站、固定灭火系统间等)防火分隔到达要求
3.2
A类机器处所与生活处所防火分隔
3.3
贯穿A类机器处所限界面的管路、电缆、通风管
3.4
逃生通道的设置及防火要求(通道尺寸要求800mm*800mm,2009年9月1日及以后船舶机舱逃生通道需关注环围的耐火等级及钢梯的安装不得通过未隔热点传入环围内)
通风、油柜及应急消防泵
3.5
机舱与生活处所风机应急切断开关分开设置
3.6
机器处所内的燃油柜测油管终端处应装设自闭式锁断装置以及在其下面装设一个小直径的自闭式控制旋塞(04年3月1日及以后)
3.7
应急消防泵吸入管穿过机舱部分是否采用坚固罩壳或A-60材料包扎;2002年7月1日及以后的船舶穿过机舱的吸入管壁厚不得小于11mm,除与海水进口阀门连接处采取法兰外,所有接头均应采用焊接连接。
3.8
应急消防泵设置于舵机间是否采用了气锁通道或水密门加上第二通道的方式(92法规)
3.9
应急消防泵自带真空泵工况及出水压力是否满足要求
3.10
柴油机驱动:2011年9月1日及以后柴油机高压燃油管是否设置双层套管及报警装置(2011年9月1日之前的船舶柴油机可以设置适当的围壁)
固定CO2灭火系统
3.11
CO2声响报警信号(与机舱其他其他报警信号的区别)
3.12
CO2释放控制箱附近钥匙是否有效控制;设备的操作是否熟悉(注意释放顺序)
3.13
CO2系统是否有适当备件及监测CO2钢瓶容量工具(瓶头阀每种2只,安全膜片每个容器1片,止回阀及截止阀每种1只—92法规第11篇第一章)
3.14
CO2间:应急照明、防火分隔、通风等
3.15
释放装置的设置、维护及驱动管系连接是否紧固完整
3.16
培训用的紧急逃生呼吸器EEBD应清晰表明
4.载重线及船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