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年初三考复习课内文言重点虚词.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初三中考复习课内文言重点虚词 【复习内容】课内文言重点虚词 【复习目标】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则”等的用法,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判定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复习重点】文言虚词的积累。 【复习过程】 一、方法指导 虚词没有实在的意义,只有语法意义。文言虚词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文言虚词数量虽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有的虚词还可做实词用,如“之“其”都可做代词用,“之”“为”还可做动词用。因此,应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辨识虚词的意义或用法。复习时应注意归纳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等的一般用法,并为它们的每种用法列举几个典型例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掌握: A把握常用虚词的用法规律。如“焉”一般有三种用法:①做代词,“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中的“焉”代指文章,“且焉置土石”中的“焉”是疑问代词“哪里”;②句末做助词,无义,如“肉食者鄙,又何间焉”中的“焉”;③做兼词,相当于“于之”,如“惧有伏焉”中的“焉”,意思是“在那里”。 B.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来理解用法。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往往是确定虚词词性、意义及用法的标志,也是理解虚词的第一步。如“然”在句首单用,一般表示转折,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用在形容词词尾,意思相当于“…的样子”,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根据上下文文意判断虚词在句中的作用 二、虚词整理 1.安 (1)怎么,哪里。 例: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又安敢毒邪?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安逸。 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安生,有“养”的意思。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所安:这里指养生的东西 2.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①而伯乐不常有。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③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2)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着”、“地”等。 例:①笑而应曰。②久而乃和。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④朝而往,暮而归。 (3)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或不译。 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余闻而愈悲。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④妇拍而呜之。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③中峨冠而多髯者。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5)(而已)罢了。 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而后)才,方才。 例:假诸人而后见也 3.尔 (1)同“耳”,罢了。 例:非死则徙尔。, (2)如此,这样。 例: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那。 例: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尔来:从那时以来) 4.夫 (1)丈夫。 例:其夫呓语 (2)成年男子。 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3)作语助词,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 例:夫战,勇气也 (4)这,那。 例: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5)作语助,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 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5.盖 (1)遮日挡雨的用具。 例:日初出大如车盖 (2)连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 例:①盖以诱敌。(这里有“原来”的意思。)②盖追先帝之殊遇。③盖大苏泛赤壁云。⑤盖竹柏影也。⑥盖地有高低 (3)遮盖,掩盖。 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4)大概,大约。 例:①盖余之勤且艰若此。②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6.故 (1)原因,缘故。 例:①既克,公问其故。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本来,原来。 例:两狼之并驱如故 (3)旧的。 例:温故而知新 (4)故意。 例:广故数言欲亡 (5)所以,因此。 例:①故不为苟得也。②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7.何 (1)什么。 例:问今是何世 (2)怎么样。 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3)怎么。 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4)多么。 例: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为什么。 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8.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①齐人固善盗乎?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③若毒之乎?④君将哀而生之乎? (2)表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