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降尘、降噪专业专业技术工作方案.doc

施工降尘、降噪专业专业技术工作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工降尘、降噪专业专业技术工作方案

PAGE 1.工程简况 本工程位于长沙市市区内,处于橘子洲大桥和银盆岭大桥之间,其中江中段距橘子洲大桥约1.3km,距银盆岭大桥约2.1km,主线平面分南、北两线设计,其中西岸南、北两线洞口错开前后布置,北线洞口布置于滨湖路以西的咸嘉湖路上,南线洞口布置于滨湖路以东的咸嘉湖路上;东岸南、北两线洞口平行布置,均布置于黄兴北路与营盘路交叉口以东、蔡锷北路与营盘路交叉口以西的营盘路上,设A、B、C、D四个匝道,其中西岸A匝道与南线相连,洞口布置于银盆南路与潇湘大道交叉口以南的潇湘大道行车道西侧上;西岸B匝道与北线相连,洞口布置于银盆南路与潇湘大道交叉口以北的潇湘大道行车道东侧上;东岸C匝道与南线相连,洞口布置于湘春路与湘江大道交叉口以南的湘江大道行车道东侧上;东岸D匝道与北线相连,洞口布置于中山路与湘江大道交叉口以北的湘江大道行车道东侧上,其中C匝道全长751.176m,明挖416m;D匝道全长737.953m,明挖398m;主线北线明挖496m,南线明挖405.75m。本工程于2009年9月20日开工,建设工期为24个月。 2、施工目标 本工程防尘、降噪方案实施目标:受政府部门通报为零,争创长沙市文明样板工程,在长沙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尽量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当地周围环境的影响,将有限的污染控制在最小的限度或合理的水平,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及文化的良性发展。 3.施工组织机构 为保证本工程防尘、降噪施工措施的实施,建立由工程经理任组长,工程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及工程常务副经理任副组长,成员由东、西岸分部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督查,实行周检和月检制度,以“一个标准、三个规范”为指导,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定期组织东、西岸分部及各工区检查评比,严格执行奖罚制度,切实将文明施工落实到实处。 工程经理 工程经理 总工程师 工程副经理 降尘、降噪施工领导小组 安全总监 东岸分部西岸分部 东岸分部 西岸分部 工程技术部科研部 工程技术部 科研部 中心实验室 设备物资部 安质环保部 作业队长 班组成员 办公室 计划财务部 工程技术部 科研部 中心实验室 设备物资部 安质环保部 作业队长 班组成员 办公室 计划财务部 降噪施工管理小组组织机构图 4.总体思路 在方针目标贯彻实施中,紧紧抓住施工现场管理这条工作主线,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三全”思想,即全员、全面、全过程地对工程从进场准备、围护结构施工、隧道开挖等不同阶段上动态地管理标准化。从场容场貌做起,带动各项基础管理纳入标准化轨道。场容场貌是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标志,做到事事有标准、处处有标准、人人讲标准,使每处工作做到细致,切实搞好工程建设中的降尘、降噪施工。 5.施工保证措施 5.1振动控制 (1)易产生噪声的作业设备,设置在施工现场中远离居民区一侧的位置,并在设有隔音功能的临房、临棚内操作;夜间施工不得进行捶打、敲击和锯割等作业;在施工现场不得进行敞开式搅拌预拌砂浆作业;使用灯光照明应采取遮蔽光照措施,避免直射居民住宅;并禁止施工现场进行敲击等产生噪声的作业方式等。 (2)对工程所需的震动源设备的设置有条件的尽量远离民居。 (3)对能产生振动的作业(如破除混凝土、冲孔桩机等)应事先向操作工人提出警告和进行环保培训,通过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加以控制。 5.2冲洗保洁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洗车池(冲洗槽)和沉淀池,配置高压水枪,对驶出车辆进行冲洗;洗车池应设在工地大门内距大门1m处,深度不低于30cm,冲洗槽两端向内倾斜,冲洗槽与大门一致,宽50cm,深30cm。沉淀池规格80×80×100cm,并与市政管网相通,未经沉淀的污水严禁排入市政管网,车辆必须通过洗车池,经高压水枪冲洗后,方能驶出工地。工地大门墙体中轴线设置档水、减速坡,施工现场配置专职保洁员,负责工地内场保洁和“门前三包”。 5.3材料堆放与管理 施工机具设备及建筑材料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分类堆放,粉尘材料入库保管,沙石料、渣土须洒水或遮盖控制扬尘,建筑材料应设标识牌,标识产地、名称、规格、责任人等。 5.4施工现场围档 (1)施工现场必须封闭打围,围墙高度不得低于2.4m,墙体必须安全牢固,围墙边不得堆放各类建筑材料及渣土。 (2)施工围墙应保持干净、整洁,墙体不得有“乱涂写、乱张贴、乱刻画”等现象。墙体有破损、污渍的,应及时修复、清洗、见新。 (3)成片建设的小区内,各施工单位工地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8M的隔断或围墙。 5.5施工扬尘、废气防治 (1)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2)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3)粉尘材料必须入库保管,沙石料必须覆盖防止扬尘。

文档评论(0)

盼储储tim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